加载中…
个人资料
炎风心理-谭广涛
炎风心理-谭广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681
  • 关注人气:1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走近卡伦·霍妮(2011-32)

(2011-04-19 00:24:49)
标签:

转载

分类: 神经症
学习了,,

Dear W:

    昨天在邮件上给你写信,出现了失误,结果使我近两个小时的辛苦荡然无存,这促我放弃在邮件上写长信的习惯,而写在博客上。我想你不会反对,因为只有你我知道谁是 Dear W。而且,写在博客上,也满足我自己,训练我思维的严谨,不致信口开河。另外,偶尔看我博客的朋友们,也可从中了解我正在做什么,了解我的所思所想,或许有所感悟,果真如此,那就无心插柳反而带给大家一片绿荫呢!

    你信中给你自己扣了一个神经症的帽子,我先不急着反对。我只是推荐你读一本书,先去了解神经症,然后再对号入座。我推荐给你的《我们内心的冲突》是20世纪在神经症研究上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代表作品,写于1945年,是她晚年的成熟之作。这本书汇聚了霍妮的人格理论,也可以让我们反省自己,进行自我分析,扯掉我们虚假的面子,坦呈真实的心灵,从而直面内心的冲突,消除恐惧与不安全感,进而才可能坚定地采取建设性的行动,重塑健康的人格。我总以为人要先认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若将新精神分析与森田疗法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内省与行动结合起来,那样前景一定是光明的。而单纯地强调任一方面都不足以让人释怀并促人成长。

    在读一本书之前,先要了解作者。你从未接触过心理学,所以我就自告奋勇给你带路。先让我们走近卡伦·霍妮。

    霍妮(1885.19.16-1952.12.04)毫无疑问是20世纪的心理学大师,而且是少有的女性大师级人物。她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师承于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受过严格的精神分析训练,本身也是位出色的分析师,但在实践中她发现,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远超过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神经症产生于人际关系的紊乱失调,而不是“力比多”(生物本能,包括性、饥饿、口渴等)。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的文化决定论。她穷其一生参透了神经症的真谛,她的几乎所有著作也都围绕神经症阐发,因而她是我们了解神经症时需要了解的第一人。

    说到霍妮的经历,我可以简单地介绍给你,这对你读她的书有帮助。她1885年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她母亲比父亲小19岁,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她有四个异母哥哥,还有一个亲哥哥。她认为自己从小没有得到专制独裁的父亲的喜爱,而是深深依恋着母亲。她因为父亲说她丑而不屈地改变自己:“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她获得了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精神分析专家,并开办自己的心理诊所。1932年她赴美,在研究和从业实践中发展出自己的理论,从而与经典的精神分析学派分道扬镳,成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享有世界声誉。她的个人生活充满坎坷。她少小时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她的母亲不惜为支持她而与父亲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她成年时期充满不幸,1909年与律师奥斯卡结婚,在六年中生了三个女儿,而1926年她还是带着女儿离开了丈夫。其间母亲的去世、哥哥的去世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不幸福的婚姻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都深深地折磨着她。她曾多次患抑郁症,自杀过,作为患者接受过心理分析和治疗,所以,她的理论根植于现实的土壤,首先就是自己的沉迷与解脱所获得的智慧。1952年她逝世于美国纽约,走完了67年的人生,但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大师,她成为知识女性的一面旗帜,站在别人不可觊觎的高度,使我们如今还在仰视。

   霍妮的文化决定论,用一句话介绍就是,文化因素对人们的常态行为和神经症行为的形成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她的观点是对弗洛伊德泛性论和生物本能论的背叛,因而曾受到传统精神分析的支持者们的强烈反对,但她义无反顾。事实也证明,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如今已不再膜拜,而霍妮的理论仍被我们接受。我在此对她的理论先做一梳理,有此先入之见,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

    首先,神经症的起因是什么?

    霍妮认为,神经症是由紊乱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神经症行为的萌芽起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当儿童得不到足够的真正的关爱,他的安全与满足的基本需要就受挫,其性格形成就会出现问题,会引起神经症。在霍妮的理论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基本焦虑,指的是儿童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潜伏着敌意的世界上所体验到的孤独和无能的感情。一个在紧张的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会在成长中将对父母的敌意泛化到周围的人和事物上,进而转变为基本焦虑。而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

    写到这里,我要插话了。我认同这一观点。对比我们中国的文化以及现在的社会现状,我们的父母大都是一方面在教育上严要求,望子成龙,一方面在生活上溺爱,使孩子形成强烈的依赖,这就是培养神经质冲突性格的温床。所以,我一直提醒你给儿子自由与独立,在生活上磨炼他,我的道理就在于此。

    其次,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是什么?也就是神经质的表现是什么?

    霍妮认为,神经症的内驱力有10种,也称为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需要,他们被错误地发展来控制基本焦虑,并影响神经质人格的形成。这十种倾向是:

    1. 寻求温情和赞赏。这类人的行动常取悦于他人和迎合于他人,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而对被拒绝或失去朋友极为敏感。

    2. 寻求保护。这种人常寻求和别人生活在一起,希望受到保护,使自己不操心于危险的境况可能来临。这种人通常害怕孤独,害怕被弃之不顾。

    3. 把自己拘限于狭小的生活圈中。这种人的生活空间极为狭小,尽可能不去惹人注目,行为极其谨慎小心。

    4. 追求权力。这种人为了寻求权力而不惜去伤害他人,他们惟一关心的就是他人的驯顺,以为有了权力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5. 喜欢利用他人。这种人生怕别人沾自己的光,他们总是利用别人以达到个人自己的利益。

    6. 追求声望。这种人的自我评价是由社会认可的程度来决定的。

    7. 寻求别人赞美。这种人常夸张自己的形象并期望别人对自己的吹捧和恭维。

    8. 追求获得个人成就。由于本质上的不安全感,这类人对名望、财富或举足轻重的地位或作用怀有强烈的兴趣,常迫使自己寻求更高的成就而不顾及后果。

    9. 自负,不信赖别人。这种人当他们试图去寻求满意的人际关系而失败时,就会拒绝与他人来往,而变成孤独寂寞的人。

    10. 追求完美无暇。这种人由于害怕犯错误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因而总是力求完美。他们会尽力搜寻自身的弱点,在别人未发现前加以掩饰或改正。

    这里要指出,正常人也有上述的需要或倾向,但正常人的需要是适当或适可而止的,不像神经质者那样是强迫性的,让一种强烈的需要完全排斥了其他的需要,而局限或执著于这种需要。正常人的需要是随条件变化而不断改变的。

    第三,神经质的类型如何划分?

    霍妮将10种神经质的需要或倾向归纳为三大类型——依从型,超脱型和敌意型。依从型融合前三种神经质倾向,信奉“如果我依从,我就不会受到伤害”这样一种生活逻辑,表现为接近人;超脱型主要融合后两种神经质倾向,信奉“如果我隐退,那什么也不会伤害我”的逻辑,表现为回避人;敌意型则将第4至第8之间的这些神经质倾向纳入自己的体系,信奉“如果我强大、有权力,那谁也不能伤害我”,表现为对抗人。而实际生活中情况更为复杂,各种神经质的倾向都可能以不同的权重组合起来,不仅是互相增强,而且同时还产生冲突,层层叠叠交织,趋向复杂化。为解决冲突,神经质者或掩盖,或回避,或是制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或是通过外化作用以抹去冲突,而其结果并不乐观,他们依然纽结在冲突中,受着痛苦的折磨。

    霍妮的理论大致可以这样总结,我也许有错误的理解,有赖你自己细读这本书。我会将这本书每一章都做一个我个人的解读,我的目的有两个,一为自己吃透霍妮的观点,一为你提供一个导读。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认清自己,改变自己。认清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则因认清了而不再盲目。

    霍妮的信念是:“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能够改变而且不断改变着自己。”霍妮以自身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我也抱有同一信念。有这样的信念,我们可以接纳神经症,然后从中蜕变出一个新的自我。

    写完这封信,已是中午近两点,窗外的暖阳在召唤我。也祝你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享受着更明媚的春光,生出快乐与满足!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