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 sally
生孩子是个好东西
主持人:现在身边那帮朋友里面,当年你们一块做《校园民谣》的这批人,现在联络还多吗?
高晓松:当年联络不多的,现在也不多。当年联络多的,现在还多。当年我们也不是一个特别紧密的,就是天天联络的这么一个圈子。
主持人:叶蓓也结婚了。
高晓松:我去了。
主持人:送没送她什么话?
高晓松: 送了,生孩子,我说了,我当时是这么说,我说没生孩子之前,你往往觉得眼前有东西,好东西,坏东西。好东西,坏东西都是障碍,都是你生活的障碍,你一旦有了孩子,眼前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你这路就特简单,走就是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那个更正面。其他东西,爱情都是双面刀,只有孩子是完全正面的,特别好。
我有两面性
主持人:我发现,就是对于你来讲,你自己调侃自己可以,但是别人如果要调侃你自己,那就是一个灾难。
高晓松: 那不是,那你得调侃得智慧。就是只有北京人调侃我一点事没有,你看我不太跟北京人吵架,因为北京人和北京人那种小智慧、小玩意玩的,有的人不是北京人那种逗乐,他是跟你特别粗鄙,他就是这样,那我当然不行了,你粗鄙这不行。
主持人:我给你读一段李皖的话,挺逗的,说你的音乐,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内向、伤感、学生气十足的人,但是现实中的高晓松恰恰相反,他轻佻、贫嘴,痞里痞气,满脸都是浮夸的笑,都是七荤八素的混话,没有一秒钟能够让他安静下来。
高晓松: 就是这样,挺好的。
主持人:形容得非常准确吧?
高晓松: 对啊,我觉得人有两面幸福啊,有两面你活俩人生啊,你短短的一生里,你活俩人生,这多来劲,你也有伤感、沉静的时候,你有疯狂痞里痞气的时候,那多好啊。要不然你得下辈子投胎,万一投错了,还活不了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人真的有两面,那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把那个沉静、文雅那一面放在作品里,把王八蛋那一面,放在生活里。因为很多人真是倒过来的,就是很多人你一看他生活里文雅沉静,结果写出来的东西粗鄙无文,是吧?那你何必吗?因为你文雅沉静,你化成灰你也走了,谁知道你文雅沉静?也就看到到粗鄙无文的作品了,那还不如你生活里就是一个混蛋,但是你其实作品很文雅沉静。
我只爱我的眼前人
主持人:在做曾轶可节目的时候,我说你跟晓松老师经常交流,也聊天。她说不,但是我跟晓松的老婆一起交流,是因为她们年纪差不多。
高晓松: 她们差不多,对。
主持人:我总觉得你在爱情上特别让我羡慕。
高晓松: 我觉得很正常,等你有了老婆孩子,你也会这样,我觉得特别正常,因为你40 岁了,你40 岁的时候,你爱的是眼前的这个人。你18 岁的时候爱的是什么?是这个人背后那颗流星,以及你冲着那个流星许的那个愿,这前面那个人换成谁,你也那样。所以那个时候,虽然你觉得自己爱情炙热,其实炙热就冲着背后那个流星去的。所以只有到了40 岁你才说,我爱的就是你们,这两个女人,而不是说你背后的什么流星,滚滚红尘,或者说我的拧吧,或者我把我对人生的焦虑,由于找不到地儿,我找一个拐棍,这都是年轻人要干的事。年轻人找一个女朋友,有时候去找一个拐棍,因为你对人生有焦虑,等等等等。我觉得,你年轻的时候,就算跟人家住到一起,你都不觉得这是个家,而你这个时候,就算不在一起住,可能有时候在美国,在这儿,你都觉得这有个家。
主持人: 年轻的时候会给她写首歌,现在还会?
高晓松: 当然,当然了。
主持人:她还会出在你很多的作品里面?
高晓松: 当然,当然了。
我不跟韩寒交朋友
主持人:我总觉得你们两个(韩寒)都有很相似的一面,但是你们怎么会较起真来了,这挺奇怪的。
高晓松: 那不很简单嘛,就是那时候我跟陆川特别好,现在也挺好的。人就是这样,人家骂你哥们,那你就觉得他肯定不行。你说你哥们在街上跟人家打架,你不上去给他一板砖,你还先想想说,跟我哥们打架这个人是一个教授,有高尚的品德,还是是一个流氓,值得打?什么叫哥们?就是你跟我哥们打架,我从来不想你值得打还是不值得打,你是一孔子,我也给你一板砖,是不是?就是这样,咱北京人嘛。
主持人:会有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吗?
高晓松: 那个时候的韩寒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呢。那个时候的韩寒,只是一个书写得只能说一般吧,肯定不是特好,性格挺有意思的,车开得也没到今天这么好,书写得也没有那么好,没觉得怎么着。今天的韩寒当然是不一样了,今天也不用跟他交朋友了,我当他粉丝就行了,是不是?我觉得就挺好,就是他有这个勇气和力量,我觉得你骂我,就应该,因为你有这个勇气,我们算什么?所以我觉得挺好,那时候他什么也不是,我没有觉得他值得交个朋友。今天的他,当然他已经不是那个意义下的小说家了,当然我确实跟千百万人一样,观点不观点的我觉得也不重要,因为他当然也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他也不是一个理论家,或者是什么。但是我觉得他的勇气,以及他的那种态度,我觉得是特别好的,所以我那时候也不用交朋友,
今天也不用交朋友,那时候就拿砖头揍,揍不过,就是北京话叫能打则打,打不了就被你打。然后这个今天也不用交朋友,当他粉丝就挺好。( 据2010年04 月23 日《凤凰网· 非常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