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擒马”且慢谈片酬

标签:
片酬影帝斗牛影后黄渤金马娱乐 |
第46届金马奖揭晓前,影后之争太过热闹,以致于影帝评选看上去波澜不惊。但是,从随后披露的投票“内幕”中却能看出影帝竞争的“暗潮”涌动,评审们僵持不下屡屡翻案,一度不被媒体看好的黄渤才得以与张家辉分享光荣称号,催生了金马评选中前所未有的“双黄蛋”,让不少人大呼意外。
实际上,看过《斗牛》的人对黄渤得奖应该不会太过惊讶,之前的威尼斯电影节他就收获了至高的评价,黄渤也在水城获得了“中国的卓别林”的美誉。况且,除了《斗牛》的所有数据之外,2009年的黄渤可谓丰富多彩,开年时就以《疯狂的赛车》入主亿元票房男演员俱乐部,整个年度连拍带上映的电影加起来有十几部之多,堪称“影视劳模”,金马获奖天道酬勤,实至名归。而且在民意调查中,入围影帝提名的4人中,黄渤票数遥遥领先,由此可见,最终能够“擒马”正应了执委会主席侯孝贤所说,“归根到底还是要老百姓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
黄渤成功“擒马”之后,便有业内人士半真半假地替他支招谈“钱景”,影后李冰冰的经纪人公然宣称要涨片酬,那影帝黄渤自然也要随行就市,再拿着低片酬去干那些钻下水道的脏活累活,成天被小瘪三们追着打的角色就有失身份,不成体统了。好在黄渤本人还够清醒,从《上车,走吧》到持续的“疯狂”,再到“驯牛师”,自己都只是一个长得喜庆的“小人物”,任务就是要通过银幕形象带给大众欢乐。黄渤在获奖感言中说,《斗牛》是他拍得最苦最累的一部戏,因为是一部重体力、重压力的活,与一位重1.7吨的“大腕”合作,几乎每天都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个镜头拍摄好几天,重拍好几百条都是家常便饭。黄渤还必须始终让自己保持在看起来很充沛的状态,以牛好为准则、根据牛来调整表演。正是因为这种任劳任怨,才造就了黄渤这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金马影帝。
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电影来说,黄渤的淡定和自知并不是坏事,眼下大众更需要有能力、有自信的演员,更乐意看到在影视之路上跌爬滚打吃苦耐劳的“小人物”,而不是一个镀着金马光环的大腕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