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段奕宏 锻造男人,坚持是惟一的燃料

(2009-06-19 12:03:06)
标签:

杂谈


    段奕宏,这个在浮躁社会中等待了10年的男人破茧而出,迎来了自己迟到的春天。而看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他所扮演的剧中人的真实写照呢?

                             文︱王江月 等


    段奕宏出生在新疆伊宁的一个普通人家,天生“顽劣”的他甚至曾经组织过一百多号男生打群架,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这么粗野的孩子王,最后竟然走上了文艺表演之路。

 

四次报考,从没放弃

   段奕宏的表演之路比别人来得戏剧化,也比别人更加坎坷。高中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被上戏一位导演看到,给了他一次善意又无心的鼓励,仅凭着那一句“这孩子有当演员的潜质”,段奕宏就真的开始奔向了那根本看不见的未来生活图景,18岁的他偷偷买车票从新疆伊宁去北京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路上的几个日夜,他睡过行李架,钻过座位底,更在接近终点的时候险些被坏人劫持。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换来一个美好的前程,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面对并不富裕的家境,丝毫不能让父母理解的梦想,少年的段奕宏就那么执拗地、想尽一切办法地一次又一次地说服、甚至欺骗着父母,让他们能够支持他,能够放他出去闯。段奕宏,4次来北京,用在路上的时间就有几百个小时。家人被他感动了,老天也被他感动了。1994年,他终于踏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戏表演系大门。

    进入中戏后,段奕宏首先要面对的竟然是自己的自卑:见的世面不多,艺术实践不多,家庭环境不好,长得不好看。段奕宏一度活在自己的“不帅”的阴影中。他报到那天,有几个女同学提前来帮他铺床,但看到他之后,5分钟就全撤了。一年级,没有女生愿意跟他搭段子,第一次交作业后,他发现自己和同学的差距太大了,自卑的情绪就越来越重,每一天睁开眼都有不能再活下去的念头,他说,“那时候,我想到了放弃自己的生命。”4年里,他没有拍过一部戏,这是他们班的“惟一”。更难以忍受的是孤独。在中戏的4年,因为路途遥远和经济条件所限,4年大学的寒假他都没有回家。“来回就得需要一个星期,在家里呆不了10天就得返校了,索性就放弃寒假回家过年了。一个人在学校的感觉非常难受,整个宿舍就我一人,只能吃着值班室大妈大爷送来的饺子。”若干年后,段奕宏回忆起来仍然唏嘘不已。

 

修炼男人的坚持

    当段奕宏意识到自己不能靠外形取胜的时候,他决定择路生存。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勤奋和努力,力求把每个作业完成得很完美很准确。“同学们拍戏回来谈论的都是他们在现场遇到的新鲜事和收获,我也傻呵呵地听他们聊,陪他们一起笑,笑完之后就思考我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作业。逐渐地老师和同学看了我的作业开始点头,汇报演出的时候我被奖励,就这么一点一滴地我渐渐找到了些自信。”

    他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却无处容身。段奕宏最难忘的是在排毕业大戏的时候,在谢幕之际,没有教过他的导演系老师钮心慈激动地冲上台,指着他向台下大喊:“这么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不能留在中央戏剧学院?为什么没有剧院要他?”这句话让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最后,因为段奕宏成绩优异,中央戏剧学院向文化部申请了一个特批的留京名额,他才终于得以被国家话剧院(原实验话剧院)接收。

    段奕宏称他很佩服自己血液中的“坚持和执拗”,不然,他不能走到今天,也不可能在很多人已经给他判了“死刑”时还坚持考了3年中戏。“第二次考中戏的时候,一个老师直言不讳地说,‘你的外表就通过不了,你退一万步也考不上。’她说的是一万步啊,不敢想象。但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那么坚定,我质疑过,也怀疑过,还打过退堂鼓,但是我就是不相信我考不上。”“这3次考试,每一次的心态都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找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我不敢说我百分之百地了解了自己,只是在某一阶段明确了一个方向,在模糊和清晰之间越来越清晰,所以一步步走到现在。在最困境的时候我总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刑警本色》让25岁的段奕宏第一次在片场里有了自己的一张椅子。此后10年,他的作品年表里的内容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丰富,却能看到他迈出的每一步都夯下一个坚实的脚印。若干年后,当原来那个小男生作为一个最出色的“中校”出现在《士兵突击》的剧组时,段奕宏底气十足了,因为他付出了“时间和生命”。段奕宏对自己的每一种经历都很珍视,第一次考中戏落榜后,他在天安门广场上坐了一夜,但他并非想象中那么泪丧,“落榜就落榜,这是一个现实,还能怎么着!看看北京,看看天安门,坐在中戏的操场上看着那些爬墙虎,看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学生,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庆幸的是他的这种热情没有随着一次次的打击而放弃。他一直想,一定要在这样的学校拥有一张属于他的课桌,人生的舞台上也一定会有自己的位置。

    熟悉段奕宏的朋友也给过他同样的评价——痴迷于工作中的他很有魅力。“拍《士兵突击》时,当我穿上袁朗的迷彩服,‘全副武装’地站在康洪雷导演面前时,从来不以外表来取人的老康也夸我好看。”段奕宏笑了,很明朗的笑容,很吸引人。10年的守候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而让他声名鹊起,曾经为了自己的丑而自卑不已的段奕宏,现在却因为“袁朗”这个男人味十足的角色而让观众为之疯狂。他说袁朗于他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重要的是让他成长,让他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潜在的激情。在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中,他也完成了自我的涅磐。火越烧越旺,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热播又把段奕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上海,上海》中,段奕宏又将男人的儒雅演绎到极致。现在的段奕宏,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在俊男时代找不到自己方向的小伙子了。走过10年的人生道路,段奕宏已经将真男人的商标深深地烙在了自己的身上。

 

纯爷们儿也要有柔情

    段奕宏曾经做过一个心理测试,要求他第一时间凭第一感觉说出一个物件,他脱口而出是“铁轨”。测试的结论是:他的家很遥远,铁轨带给了他很多无以磨灭的记忆,承载着他太多的情感。在离开家的时间中,火车于段奕宏是个很重要的载体,连接着家、艺术和梦想。这么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是亲情支撑他一路坚持下来,是命运的磨砺把他锻造得愈加刚毅和坚定。经历了重重困难,留在了国家话剧院,段奕宏最大的梦想便是把父母接来看一场自己演的话剧,不管他们看不看得懂,就是想让他们看看自己儿子这么多年在做什么,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种荣光。

    十多年的锻造、磨砺与等待之后,段奕宏终于等到了自己辉煌的时刻、收获的季节。他为父母在家乡买了大房子,回家和一家人共享天伦,却没有想到,80岁的老父因为见到儿子回来太开心而突发脑梗住进医院。一家人的新年在医院度过,而哥哥姐姐因为担心弟弟太累不让他在医院守护。此时的段奕宏除了亏欠还有不解与愤怒,他不知道为什么家人突然对自己客气起来,哥哥姐姐为什么不让自己和他们一样伺候父母。或许是多年的离开?或许是突然的成名?这一切都让段奕宏不安和难过……“作为儿子,我本应该第一时间了解父亲的病痛,在精神上为他们担当一些压力。但是,他们却一直为我着想,怕我分心影响工作。”段奕宏对亲情有了新的感悟,“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从生活上、物质上给予家人一些照顾,他们会很开心,但是我错了,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沟通。虽然口头上会说工作最重要,但是他们非常盼望能看到我。只有让他们心里温暖了,踏实了,我才是温暖的。”

    段奕宏曾经说过,一个男人,他只要认真地去做事情,坚守自己的一份承诺,事情出来之后敢于承担,他就很男人。而在整个人生里,段奕宏,一直按照真男人的准则活着。
                                             

                                        (据《北京青年周刊》《凤凰网·非常道》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