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郭涛印象
(2011-10-18 09:19:40)
标签:
转载 |
郭涛,用陕西话说人瓷实。郭涛嘴拙,博客上不大擅与人周旋。他本人我没见过,所谓印象仅限他发在博客的诗歌和散文,感觉他心思单纯,有种庄稼人的淳朴实在,不打文字迷糊眼,诗多写得浅显易懂,是优点同时也是缺陷,毕竟诗歌不能等同白话。
虽然没见过郭涛,但和郭涛通过一次话。还是去年在西安的时候,散人拿他的手机拨通了郭涛递给我,电话里,我们相互问候了下,不知是信号不好还是因为骤然与生人通话紧张,感觉他羞怯得紧,支吾几句于是匆匆地挂了。
追溯三年前,郭涛那时好像还没开博客,石头写了篇诗评《孔雀东南飞》,写得相当出色,当然郭涛好诗在先,然后评无虚言。惟美中不足的是,凡遇到极喜欢的诗,石头会心痒难耐,也不管是不是那道菜,照猫画虎仿一把过瘾,然十有八九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下笑柄也不思改。他老人家在诗评后插播他自己一首模拟郭涛《孔雀东南飞》的现代诗,引得我们个个笑翻却无人领情喝彩,遇到落花和我又极不厚道地戳他的痛处:石头诗评不错,仿写诗就不必了。石头倒也不计较,哈哈一笑反过来给我寄了收录郭涛、散人、黄昏他们诗歌的两本小册子:《荒街上的四色猫》、《歌唱》;其中《歌唱》是郭涛99年诗歌的单行本。那年看了四色猫和歌唱,动了下心,想为郭涛他们鼓呼一下,后来不知怎么搁下了,码字的事情就黄掉了。
想来当初石头模仿郭涛的孔雀东南飞,可能是为他朋友郭涛出山作的铺垫,石头不惜拿己作践娱乐大家。文人亦相亲,他们之间的情分从中可见一斑。那两本书至今还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头两年暇余,有时还会摸出来翻它一页。老实说,平素关注散人的较多,郭涛的诗总觉得欠些花色,味淡,尤其散人的诗摆在那姹紫嫣红的衬着,郭涛的诗真有点像他诗友评价的,如只寒号鸟神寒形削让人隐隐生痛,现在看来郭涛的诗本质接近辋川辛夷花的味道,那种开且落的安静姿态,诗心能在此立足存身,足矣。恰如诗友多尔玛对郭涛印象记中:不要看谁学谁\你有你自己的风格
即便在虚无飘渺的网络世界,诗歌的象牙塔何曾是块净地,门缝里看人不啻世俗人情里,但是郭涛总能在陌生的温暖和新鲜的寒意中,嗅到阳光的气息,这是他在阳光中静立的书里给我的体会。我是从郭涛最初的《孔雀东南飞》读起,到《一树梨花》,再到《今夜 我低些再低些》里的“母亲磨亮的镰刀\却无法亲近\麦子的根”,郭涛作诗坦诚,他善于从自己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并赋予它们诗意的优美形式。
散人曾跟我说:郭涛的诗句有的非常灵巧,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石头提到郭涛:郭涛的诗好。再问,沉默。今年夏天,石头像是自己女儿高考中了状元,电话里高兴地说郭涛的女儿很争气,考了600多分。可是当我听到小姑娘第一次随同父亲来西安,不知怎么心里一阵发酸。
前几天收到他寄来的《在阳光中静立》,一边感慨他的文学之梦不合流,一边又心生怜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出这本书何苦来哉!我的观点是不鼓励。以我庸见,有这银子改善下生活,做点别的什么营生,如散人说的“有更多的世俗幸福”。记得花某人那句我死都不会忘记的话:“还真打算流芳百世啊?”现在我把花语转售你,看在石头、散人的交情上,转费就免了哈。
“从14岁开始\在纸上旅行\又白又薄的纸\仿佛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