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任高 闻 日记2009.6.22.(2009-
(2009-06-23 18:13:37)
标签:
杂谈 |
附庸风雅一回:
用我的名字编个顺口溜
名利浑无意,
任上东西峰;
高坐看云起,
闻风过野松。
再耍一个四字的:
名既不名,
任意岂能?
高徒其形,
闻道未竟。
-
姚家楼子:
2009-06-23 12:15:36郭弟也“诧异之止”了啊!
古代的五言好像是有其独特的讲究的,平仄古韵好像是专门的学问,现在的许多人(我身边就有),日常好像与古代的律绝不怎么沾边,却在仿一堆一堆的古,把人吓得一愣一愣的。
以上的话绝不包括你,因为你是中文系毕业的,当然是悉知此道的。何况你谦虚地注明“附庸风雅一回”。并缀是“编个顺口溜”。
我只念过高中,还是文革时期的,对古诗词彻底二百五,所以老哥读不出啥感觉,老弟一定是能理解的。我只是在想,你所谓的“一回”,是接下来还有二回三回以至于无穷呢,还是真的就只此“一回”呢?
哦哦,zhu-g弟和你一样的精通诗,我明天给他打个电话讨教,他可能会把你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天热了,祝好。
博主回复:
-
任高闻:
2009-06-23 15:31:14不是谦虚,偶尔编几句顺口溜,纯粹耍哩,哪里敢和什么古体诗粘扯?
拿你的名字来几句:
姚黄魏紫次第开,
家园一夜尽熏风;
楼台旧燕又寻巢,
子衿新词更泉涌。
哈哈哈哈!要是不嫌心虚得慌,不嫌酸得牙疼,拿这几句“歌唱盛世”,咋相?博主回复:
-
次路子:
2009-06-23 16:33:50拿郭涛的名字来四句:
龙吟虎啸成旧事,
泉滴寒水凝荒池;
郭外沉霾缠树杪,
涛涌春汛待几时?
哈哈,顺口溜,不敢拿格律的尺子量!博主回复:
-
姚家楼子:
2009-06-23 17:10:45中午我还在疑问:“你所谓的“一回”,是接下来还有二回三回以至于无穷呢,还是真的就只此“一回”呢?”下午就被验证,是无穷啊!
我的智商对顺口溜也不能全部领会,此间只说关于我的一首里的两个字——
1,“魏”应该是“卫”,她前不久进过你的博客,称自己姓卫,饼说明你在她家打过麻将,你的回言好像是搅扰了方面的意思,她对我笑说:你绝想不到姓卫的就是她。
2,新词的“词”,改成“说”,可能稍准一点。既然是顺口溜,说更白话顺溜。
我忽然想起,我们姚家楼子的农民,是十分喜欢编顺口溜的。我在老家当农民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根据某人突发事情现编的顺口溜。叫我说一句良心话,不识字农民的顺口溜,比诗人学者的顺口溜,实在顺溜得多,形象得多。农民抓住了顺口溜艺术的最大特征,那就是——笑人!哈哈哈哼哈哈哈。
博主回复: 2009-06-23 18:13:34
1、姚黄魏紫是两种牡丹,专指的,这一句偷用了欧阳修的“姚黄魏紫开次第”。估计“卫”是嫂子,故有“魏”谐“卫”的用意。老兄戳明了就好。
2、“词”要改成“说”表明老兄接受了我对你近来文思泉涌的祝贺之意,但咱虽是顺口溜,却要装雅哩,还是“词”好些。
问嫂子好! -
黄:
2009-06-23 17:53:21这也算“顺口溜”?简直是笑话!!!
请看下面这首“顺口溜”:
商州有个喂狼的,
小说写的很美哩;
转自任高闻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