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刘少鸿 到底是个什么峪?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前天贴了几张闲逛马莲峪的照片。今日惠玮说,那地方看起来真不错,好象还有个名字叫蟒龙峪,隐约记得有个传说。我当下就看墙头贴的商州地图,发现在那个方位上,地名标的确实是蟒龙峪三个字。但我那天进得峪里,也确曾在村头问过一位放牛的中年妇女:这里是叫马莲峪还是叫马兰峪?——为什么又冒出个马兰峪呢?是因为我记得《康熙续修商志》中,是记着“马兰峪
当下便想到了郭涛。他曾在陈原工作过,应该是能说清的。电话一打,果然就给说清楚了。郭涛说,那地方是陈原的一个村,叫蟒龙峪,也叫八一村。马莲峪是其中的一个局部。
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就那一条沟,四个名字你任叫一个好象都不为错,但地图上都标作蟒龙峪了,我还是改过来为好。
惠玮隐约记得的蟒龙峪的传说,我也查找出来了。原来2006年4 月8日本报曾发过王启民的一篇短文,其中关于蟒龙峪的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古商州西南8里许,有峪人称蟒龙峪。相传商州七龙争潭后,玉皇大帝得知,派龙头观音和四海龙王处理此事。龙头观音将众龙招集到看山寺龙头殿进行封赏定位,从首龙封到10龙后,对四海龙王道:会峪河、王山底河、塔字河、涝峪河、甘河为我和四位来此地巡水察情歇脚之地。言罢,有意笑而不语。聪明伶俐的蟒龙一看,所剩都是些小字辈,急忙跪拜,自报家门讨封:"蟒龙峪,头顶大悲崖,肩扛麻街岭,手提长蟒龟山,腰间系着风火台。身卧山间峪,脚踏丹江水,前观商州城,后望南秦州,面受日光照,背取赤熊暖,禾谷早熟吾领先,西河水是吾的胆。"言到此,众龙议论纷纷,有的说厚颜无耻,连城皇、土地的事都说成己功,有的说体长如蟒,长一龟头卧在旱峪,虽是水族,自不量力;有的说腹无三斛水,全凭一张嘴,不是那些悔珠,它敢狂言自大。龙头观音忙说:诸位不要议啦,蟒龙虽体不成形,自踞山峪管理西河,也应有个位子,我看列为尾龙,排位到此结束。今后各负其责,各守地域,互相谅解,互相关照,从大局出发,不允许发生矛盾。
以上文字,为我目前所知,特作补记矣。
-
商州郭涛:
2009-05-31 21:15:53刘先生认真啊。向你学习。我在陈愿工作,那村名叫八一,俗称蟒龙峪。越南坡过去经马连峪,系扬峪河镇银明村。一个峪分南北,北边的马连峪系蟒龙峪一部分也说的过去。
博主回复: 2009-05-31 21:24:05
感谢郭涛指点迷津。上回没到头,或再去一趟。
-
览云山庄:
2009-05-31 22:10:34郭老说糊了。弄清概念:
1.地理名称,
2.行政区划名称,
3.地理、行政名称共用。
4.峪中不含另一峪。
5.三个峪名为一回事,入丹江的叫马莲峪。博主回复: 2009-05-31 22:48:01
干脆明天就再去走一趟。
-
良虎:
2009-05-31 22:40:20可想先生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为了这个峪,费了那大的劲。这一说,马莲峪也没错呵!
博主回复: 2009-06-01 11:57:23
呵呵,劲都费在闲事上了。
-
了了居士:
2009-06-01 15:46:16哥哥真是治学严谨啊,佩服的紧。
我想是不是蟒龙峪、马莲峪、马兰峪三个名字以讹传讹叫转了,从故事传闻看,蟒龙峪应当是原配,口音不同,时代久远,传着传着就叫转音了,都是mala……起首的,这种事其他地方也有过的。
佩服佩服!早上慧玮说要跟哥哥去一个地方,估计就是这里了,这会怕已经在路上啦。热,别中暑了。博主回复: 2009-06-01 23:18:27
说得是!
-
方英文:
2009-06-01 21:06:45一个小地名,搞那么多版本,繁琐,不利于旅游观光、招商引资,我看以后就叫个“少鸿峪”吧。钦此。
博主回复: 2009-06-01 23:26:56
呵呵。版本还多着呢。不过,事情弄清了,就不必再搞了。
-
商州郭涛:
2009-06-02 09:31:29马连峪入南秦河,不是丹江。南秦河与丹江在威尼斯水城交汇。览云山庄说的有误。蟒龙峪东西向,马连峪南北向。这峪的北段在蟒龙峪。特补
博主回复: 2009-06-02 10:07:33
不对吧?城南丹江过境路上,王塬大桥西边入丹江的河口处,明明标着“马莲峪桥”的大牌子呀!再说,岭北峪里的水怎会翻过高岭流到南秦河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