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养调查作业:酱油

(2014-06-10 16:10:21)

朝阳教育湖北营养师培训中心 中本营养工作室
市售食用酱油的调查及营养评价

调查人:湖北营养师培训中心三级营养师学员 周仕玉
调查地点:武汉市汉口常青公园武商量贩店
指导老师: 孙光夫老师 湖北中本营养师工作室创始人


先来看一个段子:

酱油和醋打架了,引来了一群围观者,醋得意洋洋地说:“哈哈我的兄弟都来帮我了!”

酱油不屑地说:“谁说他们是来帮你的呀?”

醋说:“他们都是来打酱油的,你说他们帮谁?”

营养调查作业:酱油

 

希望大家阅读本文后,能够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来打酱油!

调查数据及分析如下:

1.食用酱油的品牌:

表1 超市各种常见酱油品牌

序号

酱油品牌

产地

1

加加

湖南长沙

2

海天

广东佛山

3

鲁花


4

厨邦

广东

5

劲宝


6

味极鲜


7

美味鲜


8

老恒和


9

太太乐

上海

10

李锦记

香港

2.食用酱油的分类:

2.1 按配制酱油标准分为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两类。

(1)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酿造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 生抽以优质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色泽淡雅,酯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用于红烧肉、烧卤食品及烹调深色菜肴。色泽浓郁,具有醋香和酱香。


(2)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按《配制酱油标准》中规定: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酿造酱油的含量(以全氮计)不能少于50%;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不能超过50%(以全氮计)。


从规定中可看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在生产工艺上有很大不同,主要理化指标(见表2)有很大差异。


理化指标中的氨基酸态氮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它的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呈正比。全氮是酱油中有机氮(蛋白质、氨基酸、肽)和无机氮的总和,是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比可见:配制酱油的主要理化指标不如酿造酱油。

表2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理化指标 g/100mL

理化指标

一级酿造酱油

二级酿造酱油

三级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可溶性无

盐固体物

18.00

15.00

10.00

≥10.00

全氮

(以氮计)

1.40

1.20

0.80

≥0.80

氨基酸态氮

(以氮计)

0.70

0.60

0.40

≥0.40

 

2.2 按品种分风味酱油、营养酱油、固体酱油三大类。
风味酱油中因为加入了一些鸡精、香菇、香辛料等物质,不仅增加鲜味,也使营养价值提高。营养酱油主要包括减盐酱油和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酱油中添加了EDTA铁。固体酱油是将酱油真空浓缩后加入食盐和鲜味剂制成的产品。


酱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异黄醇这种特殊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重要的是一般人都可食用各种酱油。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治疗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应禁止食用酱油烹制的菜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3.酱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酱油在生产时,是把粮食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酱醅(原料在制曲过程中加入少量盐水发酵后,呈不流动稠厚状态的物质),利用微生物的酶,把酱醅中的有机物通过酶解与合成等生物化学变化生成酱油的成分。酱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氨基酸、有机酸、糖类、食盐、色素、防腐剂。酱油中的氨基酸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尤其是酱油中含有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总量多达17种,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安全无毒的棕红色素。


4.酱油的挑选:

标准一:衡量酱油质量最关键的标准是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味道越鲜浓。

标准二:正常的酱油颜色为澄清的红褐色,品质好的颜色会稍深一些。但如果颜色太深的酱油香气、滋味会差一些;这类酱油只适合红烧用。

标准三:好酱油摇起来会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而劣质酱油摇动时只有少量泡沫,并且容易散去。


5.酱油的食用和贮存:

酱油除了盐和水分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糖分、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优质酱油不但是调味品,也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品。不过食用和贮存酱油方法要得当,否则会影响调味功能,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1)做热菜时不宜过早放入酱油,因为如果加热时间过长,高温会使酱油内的氨基酸受到破坏,糖分焦化变酸,从而降低营养价值。
(2)盛放酱油最好用有色玻璃瓶、陶瓷罐等容器;盛放前应将容器洗净、控干,不要混入生水。
(3)避免阳光直射。不要把酱油瓶、桶放置在炉台、暖气附近等温度高的地方,也不要把酱油放置在阴暗潮湿处,否则酱油表面容易产生一层白膜或白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