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医独到的饮食酸碱观
(2010-03-03 21:26:14)
标签:
养生饮食酸碱平衡脏腑食物孔太孙光夫杂谈 |
分类: 养生 |
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乐医独到的饮食酸碱观
孔太
传统观点把食物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酸性食品包括肉类、酒类、精米、精面等,碱性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粗粮、豆制品、菌藻类等,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并特别强调酸性食物对健康有害。
实际上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导致人体酸碱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也指出“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适应膳食条件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体系,以保障(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时,才有可能受到影响。”
乐医强调人体在“心有酸”和“脉有烟”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人体代谢失衡。心酸也就是指心理环境产生的不好的因素;脉有烟是说,我们的脉管里有了许多由于情绪等因素导致的负面能量物质。
人体代谢的失衡就会导致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对非营养物质的顺利排泄,从而影响肠道、肝等脏腑出现功能障碍及病变,主要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及病变就会导致人体的血液出现酸碱不平衡,而酸碱不平衡就会又使人体的器官和脏腑受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食物本身的酸碱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现在由于各种污染,如化肥农药、重金属,及水、空气中等诸多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动物情绪毒素等致使食物中有很多的恶性毒素,这些毒素通过饮食一旦进入人体内,就会给人体脏腑器官造成直接的伤害从而导致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失衡。
综上所述,乐医饮食养生在强调“食物多样、平衡膳食、均衡营养、合理搭配”,同时特别注重强调对饮食的解毒、消毒、排毒等过程。
“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是乐医饮食三字经纲领性箴言。
“吃什么?”既多吃身体需要的,少吃感官和假性心理需要的;
“怎么吃?”一方面学会养成最佳饮食时的身心状态,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养成在多数时间吃解过毒消过毒的饮食及养成定期肠道等脏腑深度排毒的习惯;
“吃多少?”既吃的适量,吃的恰到好处,尽量不要暴饮暴食和饮食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