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彩瓷器

(2015-03-18 12:17:06)
标签:

军事

粉彩

珐琅彩

瓷器

进口料

分类: 收藏鉴赏学术研究

 洋彩瓷器

  所谓洋彩,主要是指画面受西洋画影响或用进口料绘彩的瓷器装饰。习惯上称的洋彩所指皆有所不同。(一)清代雍正时期开始流行的粉彩和乾隆时期流行的珐琅彩,习惯上叫“洋彩”,清官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朝有关瓷器的档案中,有洋彩而无粉彩之名称。清唐英于乾隆八年所著《陶冶图说》亦只有洋彩而无粉彩一词。由于粉彩与珐琅彩多用进口彩料,其施彩方法以芸香油调合上彩,称为洋法,又有洋彩之称。(二)十八世纪后,中国的外销瓷为了适应国外顾客的习俗,画面多是外国人物、动物或风景等为蓝本,完全以西洋画面为装饰,尤其以开光中画外国妇女、儿童为佳,这种彩瓷被称为“洋彩”。(三)指近代由国外传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釉上彩装饰,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称的“新彩”。

  所谓“粉彩”瓷器,是在清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创制的釉上彩新品种。康熙晚期已出现花朵用胭脂红色的洋红料施彩,至清雍正朝,“粉彩”瓷器盛行。其特征是彩绘人物衣服或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色中有的用芸香油调合施彩;所用彩料很多是进口料,如红彩多为以黄金为呈色剂的洋红,又称胭脂红:又有洋黄、洋绿、洋白等色。焙烧温度比五彩略低,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以淡雅柔丽为特色,感觉上比五彩柔软,因此又有软彩之称。以雍正“粉彩”为最著,盛行之后,即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在清雍正时期有一种风格的洋彩瓷器,其绘画观感很朦胧,非常具有“粉质感”尤其是绿色的叶片,但是这只是一种风格而已,仍然属于洋彩瓷而绝对不是什么粉彩!所以台北故宫就很尊重历史,他们就没有雍正或者乾隆粉彩一说!相反在大陆和香港,无论是北京故宫还是香港两大拍卖行,至今仍然把雍乾洋彩说成是粉彩!

http://s4/mw690/001Imy8bzy6QN2CKPlhe3&690清乾隆窑洋彩花卉纹蒜头瓶

http://s10/bmiddle/001Imy8bzy6QN2IqJ6x39&690

http://s12/bmiddle/001Imy8bzy6QN2IPHir4b&690

     乾隆“粉彩”仍有很大发展,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改变了以前简单的渲染手法。各种色地的粉彩品种更为增多。但图案花纹趋于繁缛,特别是乾隆末至嘉庆初盛行起来的红地、绿地凤尼纹的粉彩瓷器为甚。由于“粉彩”所用彩料多为进口料,其所施油彩也是属于“洋”法,因此在乾隆时即有“洋彩”之称。雍正彩又名“粉彩”、软彩,成熟于雍正朝,故称“雍正彩”。雍正彩的特点是由于在彩绘画面某些部分采用了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的烧成火候较低,所用彩色比五彩更多,更为娇艳,以淡雅柔和名垂一时。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砷”元素,发明了所谓“玻璃白”,它的成分是氧化钴,氧化硅和氧化砷。这种玻璃白由于其中砷的乳浊作用,有不透明的感觉,一般以粉彩瓷器图中的花卉和人物的衣服上使用。“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多达十余种,以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在康熙的珐琅彩中已经出现,到雍正的粉彩中则大量使用。这种红的色调也有多种,淡的如蔷薇,深的如胭脂。黄彩也用锑黄,锑黄含有一定量的起稳定作用的氧化锡。锑黄的应用显然也是受了珐琅彩的影响。

http://s4/mw690/001Imy8bzy6QN2PW6tBa3&690清乾隆窑洋彩花卉纹梅瓶


http://s2/bmiddle/001Imy8bzy6QN2U0VWh81&690

http://s6/bmiddle/001Imy8bzy6QN2V0EQJf5&690

  乾隆一朝,为清代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了。”虽然乾隆时期粉彩秀丽淡雅不如雍正,但技法、内容逐渐成熟丰富,仍有大量精致的工艺品。在彩绘工艺上,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基,不象以前那样只是单独的渲染。锦地、蓝地、黄地开光粉彩的制作逐渐增多,至于像胭脂红地粉彩,金地粉彩,黑漆金银上开光粉彩和一些茶叶末地粉彩,霁红地粉彩以及粉彩描金器都是比较珍贵的品种。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兼用粉彩和珐琅彩装饰的瓷器。从图案花纹看,乾隆时期的粉彩装饰有渐趋繁缛的倾向,特别是乾隆末至嘉庆初盛行的红花、绿地风尾纹的粉彩瓷器为甚。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期间,尽管有过多种多样的起伏,但粉彩依然生存了下来,并产生了很多珍品,保持了精良的瓷质,精细的彩工,但艺术水平与乾隆中前期相比,则相形见绌,纹样日益繁琐堆叠,彩绘多纤弱无力。民间仍墨守嘉庆、道光风格,且远逊色,没有出现超过雍正、乾隆的作品。清末至民国期间,粉彩生产没有什么起色,但在画面上有所创新,出现了“珠山八友之画风流派。

http://s10/mw690/001Imy8bzy6QN3mFrIZ49&690本张图片摘自苏富比2015年春拍图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