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信息时代的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续

(2008-12-19 20:02:07)
标签:

新疆旅游

大美新疆

旅游漫笔

池重庆

分类: 旅游漫笔-----大美新疆专著

三、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

时代的挑战不可避免,而面临的问题也必须正视,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讲,与其说信息时代对其人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还不如说这也是一种机遇,如果我国旅游企业能够抓住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机会,大力进行人才培养创新,必然会大大提高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旅游企业    的市场竞争增添砝码。

1、理念创新

旅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首先要要将企业的员工看成是一种能动的、可以开发的资源,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中走出来,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为我国旅游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其次,我国旅游企业要建立起“以人为    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把企业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命运联在一起,相互信赖、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

2、方法创新

信息时代发达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比如我国旅游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在线招聘、在线培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等,这些只是网络经济时代给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方式变革,而真正促使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是时代造就的企业功能和形态的变化。在信息时代,创造了虚拟企业、战略伙伴等新概念,这些都促使了旅游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比如通过外包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事务转包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而旅游企业只致力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企业的核心业务等。

3、模式创新

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对高级人力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旅游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同,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分开,比如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人才,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辅助型人才;二、将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高度接轨,建立二元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即把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可以在旅游企业建立旅游人才的培养实习基地,并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明确旅游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增强旅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三、建立旅游人才的再学习与再培训制度。单一的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时代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旅游人才的再学习与再培训纳入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为旅游人才的再学习与再培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比如网络在线培训、各种形式的电化教学手段等,使得再学习与再培训的实施变得比较简单,对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技术创新

在信息时代,可以根据旅游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采取网络教学、电化教学、多媒体等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运用到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流程进行再造,简化旅游人才培养的程序和操作过程,提高效率。通过技术创新还能够利用综合资源网络,与旅游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和随时交流,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掌握旅游人才需求的特征与动态,明确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目标,以便进一步修正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使得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高度接轨,增强旅游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和可用性,以进一步提高旅游人才培养的综合效果。

5、内容创新

在信息时代,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对业务技能的培养,而应根据信息时代对旅游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建立包括业务技能培训、基础技能培训、职业操守培训、团队意识培训、自我学习提高培训等内容的综合培养内容体系。信息时代的旅游人才不仅需要娴熟的业务技能。而且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如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必要的技术能力等;除此之外,职业操守培训和团队意识培训也很重要,如何将旅游人才培养成爱岗敬业和具备较强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始终将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是旅游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时在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使旅游人才一直处于知识接受和技能培训的被动状态,那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必须培养人才的自我学习与提高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提高,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保持与外界的知识与信息交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