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疾病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2012-04-25 23:16:32)
标签:
牙周炎治疗健康 |
分类: 口腔知识 |
牙周疾病的治疗是序列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维护治疗。
1、基础治疗。基础治疗是牙周治疗的第一阶段,目的是消除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调【牙合】、消除菌斑滞留的因素等等。
(1)口腔卫生指导,是指口腔专业人员指导患者建立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菌斑控制方法,包括如何刷牙,如何使用牙线等等。口腔卫生指导需要良好的医患配合,除了医生要耐心、仔细地讲解外,效果如何更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
(2)龈上洁治,有时也称牙周洁治,俗称洗牙,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积。但龈上牙石常常与浅的龈下牙石相连,因此在洁治时应同时去除龈沟内的牙石,通常待龈炎减轻、出血减少时再做龈下刮治。龈上洁治是牙龈炎、牙周炎首先必须采用的治疗手段。
(3)龈下刮治,和龈上洁治一样是牙周基础治疗的一部分,它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与牙周洁治相比较,龈下刮治去除的是更深部的菌斑和牙石。
(4)根面平整,用龈下刮治器械清除附着和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并刮除牙根表面受到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从而形成光滑、坚硬且清洁的根面,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附着和新生。
此外,针对患者的具体原因还会采取调【牙合】,去除不良修复体等消除病因的基础治疗。
2、牙周手术,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仅仅采用基础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疗效,必须通过适时而适宜的手术治疗挽救患牙。手术治疗的特点是,能获得最佳的术野显露、方便的手术途径、彻底的组织清创、最小的组织损伤、以及较理想的组织愈合,从而达到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延长患牙在口腔内的寿命,维持牙列的完整,促进全身健康的目的。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是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必须要在清除牙石、破坏菌斑生物膜的基础上使用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药物治疗又可分为全身性药物治疗和局部药物治疗。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各有优缺点。
全身用药的优点是:可以杀灭侵入牙周袋壁深部的微生物;累及多颗牙齿的牙周炎可以同时得到治疗;可以杀灭牙周袋以外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如舌背、颊粘膜、扁桃体、咽部等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全身用药的缺点是:药物到达牙周袋的浓度低;易产生全身不良反应;易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长期、大量用药易导致菌群失调;受患者依从性影响,患者不能按医嘱坚持用药,则疗效会受到影响。
局部用药的优点是:牙周袋内的药物浓度高;总的给药量小;不易产生全身不良反应;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不易产生菌群失调;医生将药物放入病变部位,不受患者依从性影响。局部用药的缺点是:作用范围窄,仅限于给药局部;不能杀灭牙周袋壁深部和口腔其他部位的病原微生物。
虽然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各有利弊,但原则上应该尽量采用局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