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石的形成及其对口腔健康的危害
(2012-03-02 20:38:53)
标签:
牙石牙菌斑牙周健康健康 |
分类: 口腔知识 |
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通俗地说,牙石就象水壶中的水垢。
牙石的形成与两个直接因素有关:牙面上的牙菌斑及沉积物,矿物盐。牙菌斑,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唾液中的粘液素等沉积物是牙石形成的核心,它们附着在牙面上,经过钙化,才可以形成牙石。唾液及龈沟液中有大量的钙、磷等矿物盐,这些矿物盐是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每个人的唾液及龈沟液的成分有较大差异,因此,每个人形成牙石的倾向性不一样,有一些人相对容易形成牙石,而另外一些人相对不容易形成牙石。
牙石的形成的间接影响因素包括牙齿解剖形态,牙齿拥挤,不良修复体,正畸治疗,偏侧咀嚼习惯等等。有些牙齿的解剖形态易于菌斑及沉积物在牙面上的附着,因而,造成牙石容易形成。牙齿拥挤则牙菌斑,食物残渣等易于滞留,也为牙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良修复体,比如人工牙冠,边缘不密合,不延续,容易造成菌斑聚集,食物残渣滞留,也会造成牙石容易形成。至于正畸治疗的固定矫治器,即使不加力,也会造成牙菌斑增加。有偏侧咀嚼习惯的人,在经常咀嚼食物的一侧,由于食物与牙齿摩擦,起到自我清洁的作用,牙石量相对会很少,而不用的一侧,由于没有食物摩擦,长期缺乏自我清洁作用,因而牙石的堆积量会很多。
牙石根据沉积的部位,以龈缘为界可分为龈上石和龈下石。龈上石就是肉眼能够看见的,位于龈缘上方的牙石,龈下石位于龈缘的下方,需借助一些器械才能发现龈下石的存在。牙石一旦形成后不能用刷牙的方法去除,必须由专业人员用专用的器械去除。龈下石被牙龈所包绕,与牙面的附着也比龈上石紧,因此,龈下石较龈上石更不易清除。
牙石会对牙龈产生机械刺激,牙石中的细菌及其毒素会对牙龈产生化学刺激。牙石由菌斑等钙化而来,牙石的存在又造成菌斑易于形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牙龈不断受到刺激,牙龈就会发炎,表现为牙龈颜色变暗,呈淤血状,牙龈容易出血,患者在刷牙、咬硬物时,甚至说话、吸吮时牙龈就会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包括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这时就演变成为牙周炎,表现为:牙齿松动,口臭,牙龈出血。
预防牙石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5)
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