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的姑娘小伙们正值智齿萌出(智齿萌出的时间一般是18~30岁),容易受到智齿冠周炎的困扰,尤其是患过一次的人,在疲惫,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容易再患,反反复复,直到这个智齿被拔除。那么智齿为什么容易发炎呢,根本的原因是智齿容易阻生。何为阻生?说白了就是牙齿该长的时候长不出来,原因是空间不够。我们的下颌骨从侧面看,近似于一个“L”型,智齿的位置正好在“L”拐角处,而它又是最晚萌出的,如果轮到它萌出时,前面的牙齿已经把它的位置占没了,它就不能完全萌出,常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情况在专业上叫做阻生。

图一 智齿阻生,智齿和龈瓣之间形成盲袋
由于智齿阻生,智齿上方至少部分是被龈瓣所覆盖,在智齿和龈瓣之间会形成一个盲袋(
如图一),这样,细菌和食物残渣容易存留在盲袋中。您想想啊,细菌待在这个盲袋里有吃有喝,那它还不乐翻了天?细菌必然会在其中大量繁殖,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就发炎了,这就是智齿冠周炎。

图二 龈瓣咬在上下牙之间
如果覆盖在智齿上的龈瓣咬在上下牙之间(如图二),经常被咬破的话,那智齿冠周炎就更容易发生。
智齿冠周炎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炎症可以扩散到周围的一些组织间隙,造成间隙的感染、化脓,还会造成颌骨感染,发烧,张口受限,有时候会不得不从口外切开排脓,或者脓肿从口外某处自行破溃,这样就会在面部留下瘢痕。
那么智齿为什么容易阻生呢?我们知道上帝是最最伟大的设计师,上帝设计好的智齿怎么在下颌骨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呢?其实,智齿并非从一开始就没有位置。您看见过动物有智齿长不出来而发炎的情形吗?您看见过动物有牙齿拥挤的情形吗?没有!动物在地上爬行,颌骨受向下的地球引力作用而发育较长,而人直立行走之后,地球引力方向不再沿着颌骨体的长轴,人的颌骨就越来越往回缩,下颌越来越短,也就是“L”的水平部越来越短,这样它上面的牙齿就排不下了,就越来越拥挤了。
另外,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咀嚼锻炼越来越少,因而,口颌系统的发育也就越来越退化,而退化的规律是越坚硬的组织退化越慢。由于牙齿比骨头坚硬,这样,牙齿比骨头退化慢,这是造成了牙齿相对于骨头越来越多、牙齿越来越拥挤、智齿开始阻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说牙齿拥挤和智齿阻生是人类直立行走,以及人类进化必须付出的代价。
智齿阻生除了前面提到的容易造成智齿冠周炎,以及由冠周炎发展而来的间隙感染、颌骨感染等等之外,对人体口颌系统的危害还包括:
1、造成第二磨牙的龋坏甚至牙髓炎。智齿阻生时常常向前倾斜(如图三),这样智齿的牙冠部正好顶在第二磨牙的颈部。牙齿的颈部是牙釉质和牙本质交界处,是牙齿结构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智齿萌出时的力量可能造成第二恒磨牙的吸收,再加上智齿的下方以及智齿和第二磨牙之间常常有细菌及食物残渣滞留,第二恒磨牙就很容易患龋,龋齿进一步发展就是牙髓炎。所以,有些朋友拔完牙之后前面的牙齿疼了,以为是医生拔牙造成的,其实不是,很可能前面的牙早露神经了,只是由于智齿还在这个地方挡着,所以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智齿拔除后,缺损的地方暴露出来了,在外部各种刺激物作用下,症状也就表现出来了。

图三 智齿顶在第二磨牙的颈部
2、造成第二磨牙后面的骨缺损,牙根暴露。从图三中我们可以看到,智齿顶在第二磨牙的颈部向前萌出,必然会导致该部位的牙槽骨吸收,再加上智齿下方以及智齿与第二磨牙之间很容易有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这不仅可以造成前面提到的第二磨牙的龋坏,还可以造成这个部位的牙周炎症,导致牙槽骨的吸收。也就是说,智齿向前萌出的力量加上局部的炎症两方面的作用,会造成该部位牙槽骨的吸收,这样当智齿被拔除后我们就会发现第二磨牙的后面一个根基本是裸露的。
3、智齿萌出向前的力量有可能造成前面牙齿的拥挤。
因此,智齿在有下列情形时可以考虑拔除:
一、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或者智齿冠周炎继发间隙感染、颌骨感染等情形。
二、智齿阻生,有较高的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牙髓炎的风险时。
三、智齿阻生,导致第二磨牙后部牙槽骨吸收的风险较高时。
四、牙列拥挤经过正畸矫正后,预防因智齿萌出导致的牙列拥挤复发。
五、智齿无相对应的牙齿,无功能因而伸长,与第二磨牙之间容易嵌塞食物时。
六、智齿错位,容易咬颊时。
七、智齿形态畸形。
当然以上这些情形都会有特殊情况下的例外,这里不再赘述,您应该听从专业医师的意见,综合您口腔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系
北京诚和口腔余博士
原创,欢迎转载,但需经本人同意或书面授权,并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邮箱:chkqayue@sina.com),诚和口腔免费咨询电话:010-84216429,010-5102625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