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故我在——百道网

(2016-04-08 15:12:58)

我读故我在——百道网

如果有人问:“在今日中国出版界,哪一个网站是最好的非官方专业网站呢?”说实话,在我的心目中,一定是百道网。

我这样说,本出于三点感觉:其一是时效性,因为专业报纸很多,网站的优势就是时间上的快捷。百道网每日更新,自然吸引眼球。其二是品质,作为行业网站,选择刊载文章的水平,最易看出操盘者的底蕴。太官方不行,太草根也不行,没有见解不行,没有人脉更不行,你想首发或转载人家的文章,信任、友情、荣誉、品位,一切都包含其中。比如对纸媒而言,如果你的文章能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资料》等转载,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网络也一样,一些知名、正派、志同道合的网站,在作者和读者的心目中,渐渐地树立起威信,让人们看重,让人信任,成为品质的保证。百道网正在此方向上成长。其三是反馈,比如近些年来,我几乎每周有专栏文章发表,先见于纸媒,然后在新浪、天涯、网易、凤凰、百道、微博、微信号等网络媒体传播。许多业内外读过我文章的人,见到我总会说:“我在某某媒体上读到你的文章了。”他们提到最多的网络媒体,就是百道网。

百道网的创办人是程三国,他原来也是纸媒出身,做《中国图书商报》,办“阅读周刊”,我们很早就是朋友。二〇〇一年,我应程三国与王一方、唐明霞之邀,在那里写了两年多专栏“可爱的文化人”,所思所写,志同道合,结下长久的友谊。后来他离开纸媒,投身网络,许多人认为成功概率很低,因为互联网概念从兴起、烧钱、沉浮到逐渐成长成熟,投身者尸横遍野,成功者寥寥无几。但我却始终相信,以程三国的智慧与经验,他一定会踏出一条生存的路径。当然我信任他,更在于他为人的忠厚与情义。记得二〇〇九年下半年我来北京工作,由于离开出版一线已经六年多,许多新人、新机构都不认识,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程三国是心细的人,他在二〇一一年与搜狐网组织评选“致敬创意出版人”,竟然将大奖授予我,并在提名理由中写道:“俞晓群:多年书业锤炼,亲历不同出版环节,深谙行业之道,从选题策划到管理皆有心得。自辽宁赴京,以‘海豚书馆’重拾几番搁置的出版理想,将建设书香社会的理念接续,更承袭几代出版前辈为人做书之道。”后来几年提名年度出版人,他多次参与推荐我做候选人。其实与那些当红的集团老总、大社社长为伍,我一个小社长排列其中,都有些不协调,心中自然知道程三国等朋友,对我的认同、支持与期待。后来程三国多次安排我演讲,我也曾去北大,在他与肖东发教授安排下讲座。

如今百道网蒸蒸日上,我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二〇一二年,百道网采访我,我才发现这其中还有玄机。他们最初派一个记者来谈,写出文章,我认为很好了。因为许多网站采访很不认真,还有直播,当场敲上去的文字,我自己都看不懂。但几天后那个记者告诉我,总编辑对他的采访不满意,她要重新采访,亲自来写。那天她来了,名字叫令嘉,我对她初步印象:温和,深刻,举止大方,微笑而不张扬,善谈而不冲撞。后来知道她是程三国的夫人,她写出文章让我大为震动,题目是程三国起的《百年文脉民国范儿》,实为珠联璧合。这些年我每周发给她文章,她必有回复。我由此疑问,百道网的风格,是程三国风格,还是令嘉风格,还是他们共同的风格呢?只是业内人士越来越看重令嘉,那天我与上海老大陈昕聊天,他也赞扬令嘉有水平。有一次我送他们签名本,不小心只写了令嘉的名字,事后程三国抗议:“怎么把我都忘了?”(深圳商报2016年4月8日,发表时改为《让人信任的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