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行占——赤眚赤祥

(2015-11-08 10:26:44)
标签:

文化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page/1/2015-11/08/B13/20151108B13_brief.jpg

       在五行占中,眚与祥均为常见概念。如郑玄定义:“异自内生曰眚,自外曰祥,害物曰灾。”以五行对应五色,故有此题目。所谓赤眚赤祥,包括天血雨、地出血、赤风、赤雾、红雪等,而与人,也有一些与血相关事件归于此类。

       经典案例,见于《汉书·五行志》,其中引《左氏传》鲁襄公时一段故事:“宋有生女子赤而毛,弃之堤下,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者见而收之,因名曰弃。长而美好,纳之平公,生子曰佐。后宋臣伊戾谗太子痤而杀之。先是,大夫华元出奔晋,华弱奔鲁,华臣奔陈,华合比奔卫。”这里主要是讲宋平公尊卑不分,听信谗言,误杀太子,却立侍妾弃生子佐为太子,导致人心向背。但是到汉代儒生那里,解说引入五行概念,刘向以为:“时则火灾赤眚之明应也。”京房《易传》曰:“尊卑不别,厥妖女生赤毛。”显然将宋国变乱之预兆,归因于那位赤而毛之女子弃。

      《晋书》中记载两段赤眚赤祥故事,其一是“吴戍将邓喜杀猪祠神,治毕悬之,忽见一人头往食肉,喜引弓射中之,咋咋作声,绕屋三日,近赤祥也。后人白喜谋北叛,阖门被诛。”这个貌似人头之怪物是什么东西呢?汉代京房《易传》中有解释说:“山见葆,江于邑,邑有兵,状如人头,赤色。”

      《晋书》另一段故事写道:“愍帝建兴四年十二月丙寅,丞相府斩督运令史淳于伯,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此赤祥也。是时,后将军褚裒镇广陵,丞相扬声北伐,伯以督运稽留及役使赃罪,依军法戮之。其息诉称:‘督运事讫,无所稽乏,受赇役使,罪不及死。兵家之势,先声后实,实是屯戍,非为征军。自四年已来,运漕稽停,皆不以军兴法论。’僚佐莫之理。及有变,司直弹劾众官,元帝不问,遂频旱三年。干宝以为冤气之应也。郭景纯曰:‘血者水类,同属于《坎》。《坎》为法象,水平润下,不宜逆流。此政有咎失之征也。’”此段故事是说执政者错斩大臣,结果冤者一腔鲜血向上喷出二丈三尺,后来君王无改悔之意,又导致大旱三年。

      《宋书》中记有一段三国故事:“吴诸葛恪将见诛,盥洗水血臭;侍者授衣,衣亦臭。此近赤祥也。”

      类似事件见于《隋书》:“梁天监十五年七月,荆州市杀人而身不僵,首堕于地,动口张目,血如竹箭,直上丈余,然后如雨细下。是岁荆州大旱。近赤祥,冤气之应。”

       另外,《新唐书》也记载数段奇闻,一是“天宝六载,少陵原杨慎矜父墓封域内,草人皆流血,慎矜令浮屠史敬思禳之,退朝裸而桎梏于丛棘间,如是数旬而流血不止。”再一是“大历十三年二月,太仆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纸承之,血也。”还有“乾符六年,中书政事堂忽旦有死人,血污满地,不知主名。又御井水色赤而腥,渫之,得一死女子腐烂,近赤祥也。”

       在《宋史·五行志》中,有一段故事颇为离奇:“绍兴二十年十一月,建昌军新城县永安村大风雪,夜半若数百千人行声,语笑歌哭,杂扰匆遽,而凝寒阴塞,咫尺莫辨。明旦,雪中有人、畜、鸟、兽蹄迹,流血汙染十余里,入山乃绝。”如此生动的画面:在暴风雪中,诸多生物为伴,迤逦而行,有声有色,历历在目,但是他们留下足迹,却都被鲜血染红,在雪地上留下十余里踪迹。为什么呢?(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年11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