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行占——傲慢

(2015-01-18 09:39:34)
标签:

情感

五行占——傲慢

       在五行占中,傲慢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凶险之行为。它被归于“貌之不恭”名下,属于狂咎一类。傲慢又可以细分为傲与慢两种表现,所谓“人君行己,体貌不恭,怠慢骄蹇,则不能敬万事,失在狂易,故其咎狂也”。

       先说傲,《左传》中有因为狂傲而丧失性命之案例。成公十四年,卫侯设宴招待苦成叔,宁惠子在一旁观看彼此礼节。他看到苦成叔态度狂傲,就说:“苦成叔家恐怕要被灭亡吧!古代举行享礼,是用来观察威仪、判断祸福,所以《诗经》中说:‘角杯弯弯,甜酒柔和。不骄不傲,聚集厚德。’现在他表现得如此骄傲,是取祸之道啊!”三年后,苦成叔家破人亡。

       襄公二十八年,类似事件再次见于记载。蔡侯从晋国回来,路过郑国;郑侯招待他,他表现很傲慢。子产说:“蔡侯去晋国时,路过郑国,郑侯招待他,他就很傲慢;回来还是这样态度,看来是其本性使然。一个小国之君,会晤大国,却如此狂傲,是不得好死啊。如果不是这样,此事还预示着,他儿子也会发动祸乱。”三年后,蔡侯被其子所杀。

       做事狂傲之表现,又见《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桓帝时,梁冀掌握大权,其兄弟家人盛气凌人,行为狂傲,喜欢驱驰马车如飞,即使到家门口,也丝毫不减速,飞驰入门,所以百姓称之曰“梁氏灭门驱驰”。此后,梁家都遭到诛灭。

       其次说慢,即懈怠,也是大为凶险之兆。《左传》僖公十一年,周天子派内史过出使晋国,赐给晋惠公一块瑞玉,晋惠公接过来时,一副懒洋洋之态。内史过回去后,对周天子说:“晋候后代恐怕难以再享受禄位,天子赏赐,他都懒得接受,此为自暴自弃,他怎么还会有继承人呢?礼是国家躯干,敬是国家车舆。不恭敬,礼就无法实施;礼不能实施,上下就会昏乱,还凭什么延长世代呢?”果然晋惠公死后,其子晋怀公被晋人所杀。

       类似的,成公十三年,晋国派使臣郤錡前往鲁国,请求援兵,郤氏处理事情却不恭敬。孟献子说:“郤氏恐怕要灭亡!礼是人之躯干,敬是人之基础,郤氏没有基础,而且请求援兵还表现得如此懈怠,没有完成国君命令,怎么会不灭亡呢?”四年后,郤錡死去。

       同在成公十三年,《左传》还记载有诸侯在一月觐见周天子的事情;在向神庙进献祭肉时,诸侯之中,只有成肃公表现得没精打采,大为失敬。刘康公看到后预测,成肃公必将不久于人世。三个月后,成肃公即死于非命。

       在上面三段故事中,有两句名言,都是再好不过之言辞。其一是内史过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其二是孟献子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另外,刘康公在判断成肃公命运时,也说一段话,对中国礼教之构成,颇为重要:“吾闻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礼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惇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年1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