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栏目,请各界读书人将其最近在看的好书及阅读心得跟读者分享,欢迎您也踊跃参与。
本期约请学者、出版人俞晓群先生推荐他正在读的3部好书———
1.《中西交通史》(两卷)
方豪神父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名著。方豪先生(1910-1980年)是一位“台湾学者”,在两岸隔绝的年代,内地对他了解不够。我是从季羡林先生的著作中,知道这本书的。1987年岳麓书社曾出版影印版,只印了1000多册;我买不到,就从图书馆中借来复印,读罢赞不绝口。身处出版界的我,当时就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出版此书的简体字版。没想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抢先了,我立即买来几套,自己留存不说,还四处送人。我推荐此书有三个原因:其一,方豪神父是大师级的人物,我们理应认真研读;其二,我们这些年搞国际化,搞文化“走出去”,有些不知所措。读此书就会了解到,前人们也做过许多“走出去”的事情,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其三,读此书,让我们起码知道“交通”一词的意义,正如《周易》所言:“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总不会再把“交通大学”当成培养“交警”的地方了吧,呵呵。
2.《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推荐理由:此书主编柳卸林,顾问何兆武。责任编辑王建辉先生,眼下已经是长江出版集团的一号人物了。当年他送书给我,没有引起我太多注意。2004年以降,国家提出“文化走出去”,我一直在想,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界究竟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呢?3年前我整理旧书柜,偶然见到此书,读后大为惊讶。西方名人谈中国文化,好话坏话都有,但与我们的认识与想象差距之大,令人咂舌。比如,伏尔泰崇拜孔子,说孔子有5000弟子,满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派别首领“但他宁愿去教导人们,而不是去统治人们”。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位智者,没有思辨哲学。他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好事。”赛珍珠却从“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那句名言中想到“孔子对妇女评价不高,我敢说,这是由于有一个专横的、傲慢的妻子的缘故。”听到这样一些评价,你会感到奇怪吧!问题的关键是,它们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声音”。其影响之大,不容小觑。此书出版很早,且只印1500册。好在2001年广西师大出版社重出此书,改题曰《中国印象》。
3.《开明国语课本》
叶圣陶 编 丰子恺 绘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年
推荐理由:2006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社长赵炬先生寄给我一套“老课本”,其中包括商务印书馆《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和开明书店《国语课本》。封面的上方写着“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我极为敬佩他们的工作,叶至善先生在“序言”中惊叹,他们竟然能把一套绝版70多年的东西找出来。那天我到当当网上找寻《开明国语读本》,见到那么多购书者的留言,有网友们写道:读着70多年前大师编写的课本,心中充满温暖,心灵净化了许多。放在沙发旁,孩子在看,大人也在看。睡前给孩子读一段,夜都显得那样静谧、美好。多好的传统,只是缺少传承。中国字,为什么可以写得这么朴素而美丽。一代大师的启蒙之作,处处透着纯净和自然……
去年,我准备编《丰子恺全集》,又想到这本开明版的老课本,就想拿来出版,因为书中的字与画,都是丰子恺先生亲手所绘。没想到由于那场“语文课本”的争论,这本书一下子火起来。好东西,历久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