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三陵”之探寻神秘的清昭陵


标签:
摄影图片旅游沈阳盛京皇太极清朝昭陵北陵百事小熊随手拍 |
分类: 小熊随手拍 |
沈阳,又称盛京。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地王都”的美誉。时隔近20年再次旧地重游神秘的北陵。北陵,本名“昭陵”,位子沈阳市北部,故称“北陵”。这里埋葬着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陵区古松参天,湖水荡漾,金瓦红墙,斑斓耀目。充分显示出这座封建皇家陵园雄伟的气势。“风水宝地”特有的庄严,肃榜和神秘,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激起思古之幽情。陵区四周设有红、白、青三种颜色界桩,其前面还备有挡众木(又叫“拒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区南北狭长,东西偏窄。陵区最南端是下马碑,其北为华表和石狮。石狮之北建有神桥及涤品井一眼。神桥往北为石牌坊。石牌坊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东跨院是更衣亭和静房。更衣亭是皇帝祭祀时更换衣冠及小憩之处。静房是御用厕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馔造房。省牲亭是祭祀时宰杀牲畜及家禽的场所,馔造房是制做祭品之处。石牌坊之北是陵寝正门----大红门,此门周围是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大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一对,石狮子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麒麟—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祢“石象生”。再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两侧有“朝房”。碑亭之北足方城,方城正门曰“隆恩门”,城门上有楼,方城正中是隆恩殿,两侧有配殿和配楼。隆恩殿后有二柱门和石祭台,再后是券门,券门顶端为大明楼,步入券门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两侧有“磴道”。月牙城之后是宝城、宝顶,宝顶之内为陵寝的“心脏”——地宫。宝城之后是人工堆积起来的陵山——“隆业山”。另在陵寝西侧,与宝顶遥遥相对还有一组建筑叫“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园寝”,是安葬太宗众妃的茔地。昭陵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等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它的两侧。这样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皇权至高无上,同时,达到使建筑群稳重、平衡及统一等美学效应。“前朝后寝”是出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需要,帝王生前使用的宫殿是按“前朝后寝”建造的。按照古人的传统观念.皇帝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如期“临朝”,仍然有饮食起居的“寝宫”。
遥相呼应的神兽,一个朝向陵墓的外面,一个朝向陵墓的里面分别叫做望君归,盼君出。
从这里开始就要进入真正的陵寝了,图中围起来的叫做神道,传说一直通向进入陵墓的入口。
中间是路叫做神道,是不可以轻易踩踏的,否则杀无赦!
龙头瀑布:隆恩殿月台四角伸出的兽头,这些兽头实为排水口。每遇大雨,隆恩殿及月台上的积水从四角的龙头中如同瀑布一般喷吐而出。
传说地宫的门在大明楼后面的月牙城,月牙城北墙正中镶嵌的那座彩色琉璃壁就是地宫的暗门。琉璃壁正中的花形“盒子”上面装饰有九朵彩色琉璃花,其中隐含着门户的“按钮”,只是这个“按钮”具体位置不得而知,也许是那朵花,也许是那块砖,只要能找到这个开关,地宫暗门就会自动打开云云。
月牙城内的角楼!后面的乌鸦看到了吗,很神奇那么多树,只落在那颗上!
这个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吗?
神秘的宝顶!这也就是真正皇太极的陵墓!宝鼎高二丈,周围三十丈。表面用石灰涂成灰白色。每当太阳西斜,阳光照射在宝鼎之上,使宝鼎如同一面斜放的”镜子”.奕奕发光。
这地面你知道为什么是倾斜的吗?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皇帝死后上面的天也是皇家的!这佩服这些人!
宝顶旁边有一个树,落满了乌鸦,也只有这颗树上才有乌鸦,非常的神奇,昭陵四处看到的只有喜鹊,只有月牙成内这棵树落满了乌鸦,清代乌鸦被誉为神鸟!有些事情真的很神奇!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