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人知06
无人知0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048
  • 关注人气:6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事

(2010-12-12 09:57:10)
标签:

唐朝

李白

贺知章

唐玄宗

渤海文

杨国忠

高力士

随笔

无人知

杂谈

http://bbs.9degree.com/UploadFile/2006-4/20064191552210717.jpg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事

  无人知 2010.12.12. 无人知百姓说诗系列

唐朝时期是个太平盛世,因此,唐朝的文化也是很兴旺的,唐朝就是在那兴旺的太平盛世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才子。

 当一个朝代的兴盛时期,皇帝英明有为就会用大量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李白正好是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也是个多面手的才子,也是爱才如命。但是任何的朝代,哪怕是爱才如命的皇帝,还是把李白那样满腹经纶之才的人排挤在外面,因为考试不是皇帝去当监考官的。

李白自有学富五车当然不怕考试考不上,就象现在的高材生,数理化、语文、外语,样样精通,那到底是考北大还是清华,是考复旦还是同济就在于自己的选择了。李白是过硬的!

当时的情况也是和任何年代都一样的,人家谣传要想考到很高的位置那就是进士吧,最好要给当今监考官杨国忠去送礼,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真的是位高权重,实在够不上杨国忠那起码要给高力士去送礼,高力士是个有权有势的太监,那唐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爱他,他肯定是个灵活能干的人。

可是,李白他才不买这个帐呢,那只有那种文采不行的,或者穆棱两颗的人心里有点惊慌就要去巴结人家。那我堂堂李白可不是那种下三流的人,就是靠的真才实学,毕竟我一个洋洋大唐王国总要有经天纬地的治国人才啊!

 杨国忠是那次考官的总监考官,他也希望得到一些好的人才,但是,他最好在得到好的人才中有人能够巴结他赠送厚礼给他,那岂不是来个两全其美的双丰收。他也有耳闻这次有大学问家李白的来京考官,他一直等好了李白的厚礼来送自己。

  因为李白未成来考试这名气就很大,杨国忠就是记住了他的名字,当李白正式考试后,李白是何等样的文章没有见识过,答辩的文采是口如悬河、出口成章,其他的考官已经个个都是把头点了又点,相互在交换了意见,都把笑容的眼光对着杨国忠这个总监考官。

那杨国忠一看形势不妙人家意思是要通过他了,他只能自己出面阻拦了。

他摇了摇头说;“可惜啊,这种文章也只能给我磨墨!”

其他监考官一听杨国忠说这话,那大家也是目瞪口呆了,知道李白是没有巴结杨国忠,这次考试算是吃了大亏了。

那李白真想评理力争,那高力士就赶紧来帮腔了。

 “是啊!这种文章只配给我脱靴子!”高力士阴阳怪气地说。

 李白一看原来这朝廷是这帮家伙在掌握监考大权,就愤愤然地拂袖而去!

 

就那样李白就无心考什么官了。有一天,李白同一位朋友到紫极宫去游玩。刚进门,迎面碰到一位白胡子老人。朋友连忙给李白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贺知章,当今太子的老师。
   “后生李白,久闻大名,景仰得很!”李白兴奋地说。
    贺知章也听说过李白的诗名,现在见这位年轻人仪表不凡,也十分欢喜,忙把李白带到一座酒楼上,打算和他饮酒畅谈,可当掏钱买酒的时候,才发现身上一文钱也没带。
    于是,贺知章把衣带上的金龟解下来,交给侍者说:“就用它换酒吧。”
   “贺老,这是皇家按官级大小给的装饰品,怎么好去换酒呢?”李白劝阻说。
    贺知章爽朗地大笑起来,说:“这有何妨!老夫今天忘了带钱,没酒喝,哪能谈个痛快呢?”
李白一摸身上,也没带钱,只好听从。酒过三杯。

 贺知章问:“太白君,近来不知有何诗作,可以让我看看吗?”
    李白从怀里掏出一卷诗稿,说:“这是我最近写的诗,请多指教。”
    贺知章打开诗稿,抑扬顿挫地念道:《蜀道难》。他边念,边不住点头称好。等到念完全篇,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

夸奖说:“这诗气魄雄伟,真能惊天动地了。” 
   
他仔细端详着李白,突然说道:“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意思是受到责罚降到人间来的仙人)吧,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感人的诗呢?”
    “谪仙人”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极高评价。人们读了李白的诗篇以后,都感到这个称赞非常确切,不少人也就把李白称做“李谪仙”了。
 

 后来,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皇帝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从此,李白的名声鹊起。

一天,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文字就像那鸡头、鸭腿、弯弯曲曲十分稀奇,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均不能识。
玄宗怒道:“堂堂天朝,济济多官,如何一纸番书,竟无人能识其一字!不知书中是什么言语,怎生批答?可不被小小番邦耻笑耶!”
 众皆汗颜,正为难间,玄宗想到李白,即召入宫,李白却识得番文,宣诵如流。玄宗太开心了,叫李白也用番字,草写一副诏。李白定了一下神就说;“拿笔墨侍候,不过我写文章要脱下靴子,才能写书。”
那当然,快点笔墨侍候,大学士要写书下诏。
李白说:“那就叫杨国忠磨墨,让高力士脱靴子。”
玄宗下了命令。玄宗马上要叫传杨国忠来给李白磨墨,叫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子。那杨国忠实在没有办法,也只得磨墨,那高力士也只得忍气吞声地脱下李白的靴子而小心侍候。 
李白借此机会奚落杨国忠和高力士,从此他的正义威名和他的诗词一样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追捧。浩然正气的伟大诗人的风范名扬五湖四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