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离奇的篮球赛

(2012-08-03 08:56:14)
标签:

杂谈

      现在伦敦奥运激战正酣,老炊本是体育迷,无论是大球比如足球、篮球、排球,还是小球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台球都是逢球必看。至于奥运项目,除了举重和柔道都感兴趣。好在现在乡下农活也不多,俺能充分的享受奥运。由于时差的原因,俺索性颠倒黑白,手握遥控器指挥一切,精彩的比赛画面尽收眼底。

    最近连看三场中国女篮的比赛,还真争气,都赢了。而中国小爷们篮,果然有自知之明,由于实力的原因,三场比赛全输了,而且输的没了脾气。

    在看奥运篮球时,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三十多年前看过的一场篮球赛,因为印象深极了。

    78年,我骑车行走在马路上,耳边突然响起哨声和喧嚣声。我循声拐进一个厂区。原来是这个工厂正在举行车间篮球赛。一场男篮比赛刚结束,两个车间的女篮队员正在入场。她们分别穿着粉、绿两色运动服,很是鲜艳。我望着这支高矮不一,胖瘦不等,老少不分的奇怪的队伍,很好奇。于是,便架好自行车,站在围观人群的后面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

    队员中的小姑娘不少,但吸引我目光的则是绿队中一个一米八几,年近五十的大婶,虽然面容显得饱经沧桑却有点鹤立鸡群的样子。粉队中一个身材酷似韩红的四十七八的大姨,不时在活动手脚,弯腰揉腿显得与众不同,很胸有成竹的样子。

    中场一声哨响,只见场内出现了一个类似粉绿相间的巨大的“蜂群”。十个队员紧围着篮球,时而飘到东时而飘到西,根本没有前锋、后卫一说。场上还不时传来队员指责裁判的埋怨声:她扯我衣裳了!她拽我头发了!还带抠手的呀?还带胳肢人的?裁判不得不中止比赛,把球员集中到一起,宣布不准拽头发,不准抠手等废话规则。

    这些队员除了“韩红”外都不会运球,最多的能拍三下球。一米八几的“大婶”接到球后,一步也不敢动,庙里泥塑菩萨一般。后来才左右扭动身体把球扔出(不是传出)。而且除了“韩红”别人都不会投篮,双手把球捧住往上扔(东北人管这姿势叫“端尿盆”)。还有的队员把球放在脑袋的一侧往篮板上甩,姑且叫“端篮”和“甩篮”吧,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

    中场哨响,比分0:0。中场休息时双方教练(可能是车间的钳工或者是修理工)还煞有介事的给队员布置战术。下半场开始的哨声吹响,“蜂群”果然小了不少。可能是教练的意图奏效,也可能是队员跑不动了。“大婶”篮下得球准备“甩篮”,粉队一个小队员蹦起盖帽却盖到“大婶”的肚皮上,“大婶”手捂肚子,蹲在地上“哎哟”了半天。“大婶”罚篮,结果,把球都“甩”得歪的离谱,离篮筐甚远。这场球的裁判判罚的尺度也掌握的极宽,根本没有三秒违例。队员犯规多了也不罚下(确实,听说车间勉强凑上几个人再罚下就没人了)。

    “韩红”中场断球运向前场,绿队一队员情急之下拽了“韩红”的裤衩,“韩红”露出了半片雪白的屁股。幸亏“韩红” 极有涵养,并没恼羞成怒,只是大声喊叫:“幸亏俺穿俩裤衩,要不真露出破腚了!”惹得场上场下包括裁判员一片笑声。

    终场哨响,比分还是0:0。开罚“点”球。这些队员不是“端”过头了就是“甩”小劲了。几番下来,还是“韩红”力挽狂澜,总算勉强“蒙”进一个。裁判果断中止了比赛,1:0,粉队获胜。粉队队员居然也抱成一团,喜不自禁。整场球把我笑的眼泪汪汪,鼻涕长淌,乐不可支,午饭没吃。但是,我却开心极了。

    三十多年了,之所以1:0的篮球赛记忆颇深,是因为那时虽穷,各单位也常组织工间操、篮球赛、乒乓球赛和小型运动会。人们跑跑跳跳虽然简单还略显笨拙,但毕竟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乐趣。现在,人们只顾着挣钱了,这样的活动少了。人们关注奥运,更多的是在关注金牌。关注金牌,难道仅仅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吗?而那时则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时代不同了,目的自然也不同了

    奥运虽好,但这场1:0的篮球赛,我会铭记终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那年“八一”
后一篇:东线无战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