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学校迁建的可行性、必要性报告
国土资源局:
**市**中学位于**市府门口街24号,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55平方米。2009年,有教职工162人,专任教师109人,28个教学班,2075名学生。学校功能室齐全,各种设施齐全。有一个200米跑道的运动场,3个篮球场。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农远工程接收系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学校家属区正在进行“拆旧拆危”工作,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正在进行。
近三年,学校按照“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强化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师德师能、安全法制、科研与校本教研、规章制度建设,全力创建“书香型”校园。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百强校”等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9项,地市级荣誉14项,县市级荣誉15项。截至去年中考,学校连获**中考八连冠。

市**中学地处**市中心,主要招收城区学生。现在,学校发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一是教室、办公地点、备课地点缺口占现有房舍的36%;二是砖木结构房舍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81.7%,其中危房面积已达58.8%,主梁折断、墙体开裂、顶棚坠落、屋顶漏雨、门窗脱落、电线短路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师生人身安全。三是学校门口就是红牌楼街菜市场,附近娱乐场所、网吧众多,出入(特别是学生出入)极不方便,管理极为困难,与**日新月异的市容市貌和迅猛发展的经济极不协调;四是狭小的积水潭式的土质操场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的大量外流与教育资源的无序和浪费,阻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教育形象。为创建安全、高效、和谐的新**中学,学校的迁建刻不容缓。

学校的迁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主要有:1、学校迁建工程符合国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九·五”计划、2010年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法》的要求,符合**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要求,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2、迁建工作完成后,可以重新规划校园,在规模、层次、结构、办学模式和方向上取得新的发展,可以有效防止教育资源流失、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构建**教育高地、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经济强市目标服务。3、拥有强有力的实施保障。**市委、市政府已把市**中学的迁建工作作为2009年重要工作日程,在政策和资金上都为学校的迁建工作提供了必备条件,使学校的迁建工作有了可靠保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市**中学的迁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基于此,特向上级提出申请,请上级领导予以批复。

作者:马学东
(可以为毕业论文、评职论文、各种计划、各种总结、领导讲话、公文、信息、法律文书等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