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09年4月)
一、基本项目
1、主讲教师:**
**
**
2、教学材料:选编教案
3、课程类型:选修课
4、教学对象:7——8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学生
二、具体内容
1、性质:花键运动是集跳、协调性、跑、眼力,肌肉运动于一身的个人或集体对抗性体育项目。经常从事花键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通过学习和运动提高,体验运动的快乐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2、理念:以前体育课是一支哨一群羊,老师像个牧羊人,学生缺乏主动性,被迫接受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老师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花毽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身体能力、心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不再是简单的育体,而是通过身体的教育,达到育人、育智、育心的功能。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花毽课程的核心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活动,主张让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
(2)、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即重视学科特点,同时又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在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目标: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初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养成用实践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本课程的分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或理解花毽的历史;学会或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例如踢毽、传毽、花键、合作花键等;单腿花键、双腿花键的运用和技法;花键比赛的规则。
(2)、过程、方法与能力
发展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在玩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热爱;发展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对新奇事物或现象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养成积极探究其规律的态度。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听取与分析不同意见,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4)、实践部分:
a、课程讲解
b、游戏准备
c、单人踢毽(常规踢法)
d、单人踢毽(花键简单踢法)
e、单人踢毽(花键复杂踢法)
f、双人踢毽(简单踢法)
g、双人踢毽(对抗踢法)
h、双人踢毽(复杂踢法)
i、双人对抗(简单对抗)
j、双人对抗(花样对抗)
k、混合踢法(简单混合)
l、混合踢法(混合花样踢法)
m、混合对抗(简单混合对抗)
n、混合对抗(花样混合对抗)
o、比赛

三、课程实施建议
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花键的历史和学习规范,知道花键的一些基本样式的名称。
教学内容: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课内教学
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花键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熟悉花键的基本技法及基本运用
教学方法:老师演练,一边演练一边讲解,然后学生自己练习
3、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毽子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毽子的使用技巧
教学方法:单人单毽,教师讲解,学生边听边练

4、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毽子使用技巧并熟练使用
教学内容:单人单毽,熟悉使用,简单对练
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对练,学生观摩,然后单个练习,直至熟悉为止
5、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可以熟练踢毽,并可以使用花样踢毽
教学内容:毽子花样的掌握,基本花键技巧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群体观摩,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6、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双人配合
教学内容:双人配合,随教师口令互相配合
教学方法:两人一组,按照教师教学要领练习,直至熟悉配合

7、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熟练双人踢毽
教学内容:双人配合,随教师口令互相配合
教学方法:两人一组,依照花样踢毽要领互相配合,熟悉运用各种花键技巧
8、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检验双人踢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分组踢毽,互相讲评
教学方法:分组对抗,每组两人,从花样、踢的个数、配合是否默契等方面进行检验
9、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检验双人踢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分组踢毽,互相讲评
教学方法:分组对抗,每组两人,从花样、踢的个数、配合是否默契等方面进行检验

10、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熟悉掌握三人及三人以上花键技巧
教学内容:讲解三人花键技巧,熟悉其基本技法,然后练习
教学方法:三人一组,互相攻防,直至熟悉技法
11、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熟悉三人及三人以上花键技巧
教学内容:熟悉各种混合花键技法及使用技巧
教学方法:四人一组,互相攻防,然后随时加人,直至踢毽总数目达到每组50下
12、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熟悉并熟练运用三人及三人以上花键技巧
教学内容:三人、四人等不确定人数分组练习
教学方法:不确定人数分组练习
13、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发挥自己特长,能合理运用各项技术
教学内容:比赛
教学方法:分组比赛,综合排名,综合评价,个人评价

四、教学法
①对比教学法。一方面对比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技术实用的合理性,让学生在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动作的自我改正和提高;另一方对比是否有小组合作学习和练习的主观意向,让学生具备小组合作学习和联系的习惯与能力。
②鼓励教学法。通过既定的练习,教师不断用语言和行为鼓励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每次进步给他带来的喜悦。鼓励引导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有练习中的每一次进步有主动帮助他人学习的品质及小组合作的意愿和水平等等。
③评优教学法。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的练习,然后通过自主选择评价进行检测,得到伙伴与老师的认可,以促进踢毽技术及技能的提高。

五、评价方式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核内容,可选一项或多项。考核内容的目的和标准不仅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他积极参加,只要付出努力就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断发展学生的踢毽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联系的习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踢毽的兴趣和能力创造条件。下面以七年级学生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例: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
|
评价等级
|
两人对踢
|
两人对踢四脚,不落地。一人踢多也算一次。
|
优秀
|
围圈踢毽
|
三人围圈踢,四脚不落地,每人至少一脚,一人踢多也算一次。
|
优秀
|
三人以上踢,踢毽次数至少踢毽人数加一,每人至少一脚,一人多次也算一次。
|
优秀
|
个人踢毽计数
|
踢花毽每分钟50个
|
优秀
|
踢毛毽每分钟60个
|
优秀
|
学生和教
师比赛
|
出手之外,任何部位和形式,只要能比过老师。
|
优秀
|
帮助踢毽
|
教师或踢的好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围踢或对踢。标准同上
|
优秀
|
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还要参考学生以前上课记录的成绩,客观评价。

作者:马学东
(可以为毕业论文、评职论文、各种计划、各种总结、领导讲话、公文、信息、法律文书等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