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原来如此美丽(编撰自网文)
标签:
365杂谈 |
感受京剧之美
http://s10/mw690/001IkjLZzy7b0ANwZBv19&690
行当之美: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艺术的夸张,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也称作“行当”。
生指男子,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http://s9/mw690/001IkjLZzy7b0AN0q9ib8&690旦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
http://s8/mw690/001IkjLZzy7b0AGZW6j27&690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http://s14/mw690/001IkjLZzy7b0ANhRh37d&690
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
http://s12/mw690/001IkjLZzy7b0AKRGTF5b&690
妆容之美:
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生动漂亮,还离不开京剧独特的妆容。
旦角化妆:京剧中最美的妆容要数旦角,他们的化妆步骤包括上妆、吊眉、贴片子、梳大头、戴头面。
http://s1/mw690/001IkjLZzy7b0AOF0kwd0&690
生行造型:生行的化妆步骤和旦角差不多,有特点的地方在于上妆这个步骤,要在演员两眉中心画上红色,象征人的生命力,叫做“顶膛红”。
http://s1/mw690/001IkjLZzy7b0AKC6oob0&690
脸谱:京剧中的每一个花脸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脸谱图案,而同一个人物的脸谱图案又会根据流派不同而有所区别,形成各个流派自己的风格。京剧脸谱多达上千种,俨然已是中国京剧的最佳代言符号。
http://s7/mw690/001IkjLZzy7b0ALBM7Y76&690
华服之美:
行头是京剧服装的统称,包括蟒、靠、帔、褶、盔帽、靴鞋以及所有的服饰配件,按类别分置于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盔头箱等行头箱内,依角色身分和行当来穿着,而不受时代、地域和季节限制。
蟒: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纹样主要是龙及海水江牙,颜色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红)、蓝、湖、香。
http://s4/mw690/001IkjLZzy7b0AOabrd93&690
帔:对襟长袍,带水袖,系帝王、达官显宦或富贾乡绅所穿的便服,周身以平金或绒线刺绣图案纹样。
http://s15/mw690/001IkjLZzy7b0ALfP0q5e&690
靠:武将戎装,又称甲。靠身分前后两片,上衣下裳相连,有铠甲纹样,却不紧贴身体,是一种“分离式”的服装。静则赋予人物以威武气概,动则便于夸张舞蹈动作。
http://s2/mw690/001IkjLZzy7b0AMrUVbe1&690
褶:斜领长衫,是京剧舞台上用途最多,最为常见的一种袍服类的服装。属于便服类,文武、贵贱、男女、老少均可穿用。花色褶子以彩线绣成禽兽、花鸟等等图案,素色褶子以黑色、蓝色者居多。
衣:除蟒、靠、帔、褶外,其余服装统称衣。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
“西皮”整体音区偏高,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二黄”整体音区偏低,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
京剧唱腔的节奏也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包括原板、慢板、三眼、流水、快板等。
http://s14/mw690/001IkjLZzy7b0AYzoYd9d&690
京剧从诞生到现在近200年的岁月中,经历过战火、经历过繁华,最终依然成为“国粹”,靠的是一代代艺术家的付出、传承和创新。
http://s5/mw690/001IkjLZzy7b0ASKZ1y44&690
开幕大戏是江苏大剧院原创现代戏《青衣》,剧中筱燕秋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梅派青衣李亦洁.
http://s13/mw690/001IkjLZzy7b0DHxZnedc&690
《青衣》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先生的同名小说,塑造了一个“戏痴”筱燕秋的艺术形象。该剧分六场,将月宫中凌云而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和大地上平凡琐碎生活的筱燕秋形象以戏曲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展示了以筱燕秋为代表的现代女性进退失据、无所适从的生存困境和她们困兽犹斗、寻求自赎之路的心路历程,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勇气。
http://s8/mw690/001IkjLZzy7b0DH2G7tb7&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