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景润1+2,中国科学史上最荒唐的闹剧

(2023-01-19 18:20:13)
标签:

教育

文化

历史

陈景润所谓1+2,全部都是错误的,找不到哪怕是一点点不错误的地方,陈景润思维混乱,表现在论题错误,使用错误推理形式,使用错误概念,结论荒唐,....。可以说一无是处。
                                         陈景润错误百出
           
(一), 陈景润结论不是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与邵品宗合着的【哥德巴赫猜想】第11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写道:“
所谓“陈氏定理”的“1+2”结果,通俗地讲,是指:对于任给一个大偶数N,
那么总可以找到奇素数,p',p'',或者P1,P2,P3,使得下列两式至少有一个成立:

N=P'+P''。 (a)
N=P1+P2  P3。 (B)

当然并不排除(a)(b)同时成立的情形,例如在“小”偶数时,若N=62,则可以有62=43+19以及62=7+5×11“。


      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指对于大于4的偶数N, 
(a)式成立。
1+2是指对于大于10的偶数N,
  (b)式成立。
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命题,陈景润把两个毫不相关的命题混为一谈,并在申报奖项时偷换了概念(命题),陈景润也没有证明1+2,因为1+2比1+1难得多。
  


(二), 陈景润推理形式错误

  陈采用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肯定式”:

大前提:或者A,或者B,
小前提:A,

结论:所以或者A或B,或A与B同时成立。

     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形式,模棱两可,牵强附会,言之无物,什么也没有肯定,正如算命先生那样“:李大嫂分娩,或者生男孩,或者生女孩,或者同时生男又生女(多胎)”。无论如何都是对的,这种判断在认识论上称为不可证伪,而可证伪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
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形式。

否定肯定式:

大前提:或者A,或者B,
小前提:非A,

结论:所以B。


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1,否认一部分选言肢,就必须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2,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却不能否定另一部份选言肢。可见陈景润思维混乱,明显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

(三),使用错误概念

  陈在论文中大量使用“充分大”和“殆素数”这两个含糊不清的概念。而科学概念的特征就是:精确性,专一性,稳定性,系统性,可检验性。而“充分大”,陈指10的50万次方,这是不可检验的数。殆素数是说很像素数,小孩子的游戏。

     一个科学概念,必须经过正确的方法定义,即“种加属差定义法:
   当我们对一个概念——比如素数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种概念(或者称之“上概念”)——自然数,然后我们就可以说素数是一种自然数。了。
  但仅仅这样说是不完整的。我们还必须找出素数这一属概念(或者称之为下概念),和自然数这一种概念的其它属概念合数,1)之间的差异(属差)来,素数合数和1之间的属差是什么呢? 是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从而我们得出素数是大于1并且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自然数这一完整定义。

  (四), 结论不能算定理
  陈的结论采用的是特称(某些,一些),即某些N是(A),某些N是(B),就不能算定理,因为所有严格的科学的定理,定律都是以全称(所有,一切,全部,每个)命题形式表现出来,一个全称命题陈述一个给定类的所有元素之间的一种不变关系,适用于一种无穷大的类,它在任何时候都无区别的成立。而陈景润的结论,连概念都算不上。

   (五) ,工作违背认识规律
  在没有找到素数普遍公式之前,哥氏猜想是无法解决的,正如化圆为方取决于圆周率的超越性是否搞清,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量的规定性。(一个没有哲学思维的数学家,只能被狭窄的专业牵着鼻子走,陈景润只是一个数学工匠,一个只能做简单操作的数学机器人)。

   (六), 把假定当成真实,预期理由,是所有殆素数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共同错误

設a,b,c是所謂“殆素數”,即 n 個素數的乘積:

1,是否【1+1】包含在【a+b】或者【1+c】之內?
如果回答:是!
2,證明程式是否可以從【a+b】或者【1+c】到達【1+1】?
如果回答:是!
3, 【1+1】是否可以必然從【a+b】或者【1+c】中剝離出來?
如果回答:是!
4, 如果最後證明了【1+1】不能成立,前面三條回答就是錯誤的。

分析一,就是說,前面三條是在假定【1+1】必須正確的情況下的“成果”,這個就荒唐了,我們還不知道最後是否正確,就假定了最後成果必然正確。这个就是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预期理由是暗含了“假定存在”的非逻辑前提,数学证明严禁使用非逻辑前提。

分析二,如果前面三條不能成立或者不能肯定必然成立,怎麼可以算是“成果”呢?

1,假定。只能用在否定结果的证明中,例如,欧几里得证明素数无穷多个。
假定a成立,可以推出b,得到c,c与a矛盾,所以假定的a不能成立,得到非a。
2,假定不能用在肯定的结论。假定a,可以推出b,得到c,c=a,或者c包含a,所以假定的a成立。(这个就是预期理由的错误)
3,为什么“假定”只能用于否定的结论,而不能用于肯定的结论?
        一个对科学理论更强的逻辑制约因素是,它们是能够被证伪的。换一句话说,因为以后能够被观测作有意义的检验,理论一定有被证伪的可能性。这种证伪的判据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一种方法。原因在于证实的内在局限性,证实只能增加一个理论的可信度,却不能证明整个理论的完全正确。因为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总是会发现与理论有冲突的事例。

(七),中国数学家全部都是不按逻辑规则数学证明

      中国数学家是不学习逻辑学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证明。他们也不会使用逻辑学语言评判论文。
     华罗庚,陈景润,王元,潘承洞,和他们的学生都是垃圾水平。你可以随意抽取几篇数学证明的论文检查,就可以发现几乎全部都是乱证。

      对于数学证明,那是属于逻辑学家的工作,对于数学家来说,他们只是民科,就是外行。数学家不是不可以从事数学命题的证明,但是必须完整学习逻辑学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