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10)

标签:
中学80年代住校阳光灿烂的日子坐看云起成长文化大通铺虱子 |
分类: 散文诗歌 |
住校的日子
1978年,我考上了县里的最好的中学读初中,那是恢复高考后初中第一年全县招生,我幸运的已高出分数线几分的成绩被录取。一个12岁的孩子从此离开父母住校,一直持续了五年到考上大学。正在长身体、又走向成熟的的我度过了非常难忘的几年时光。
那时候从村里考上县城的中学,也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多少年没招生了嘛,我又是公社里唯一的一个,家里非常高兴。爸爸一天从单位回来,告诉我碰到校长了,说我被录取了,家里就开始忙活开了。妈妈给我做了全新的被褥,那可是有生以来的大待遇啊,如果不是外出上学,是不是要等到结婚才有啊?还做了一个厚厚的草褥子,是垫在床上的,因为学校睡床而不是炕。新衣服也做了一身。那时候还得向学校交粮票,而粮票是要把粮食驮到粮食局换来的。临走前,妈妈分明眼里含着泪水,千叮咛万嘱咐,要洗脸、刷牙呀、衣服脏了学着洗洗,别想家… …
12岁的我更多的是激动,一个新的、陌生而又神秘的世界即将向我展开,我一遍一遍地憧憬着。
那时候百废待兴,学校也是刚刚恢复招生。有几排新的校舍和宿舍,我们班的宿舍却是紧邻传达室的一个老房子,像个大礼堂。一进去就看见两排大通铺,每个铺上睡十几个人,把草褥子铺上去,基本上就全部挨在一起了,还得互相搭着边。
同学大部分都是从农村来的,很多同学家里的条件还不如我。每个人都带着新买的脸盆、牙刷牙缸、被褥,有一些像我一样穿着新衣服。都是头一次出门在外,啥都不懂,有的都没刷过牙,更别提自己洗衣服啥的。
早上,起床号一吹,大家都兴奋的爬起来,端着脸盆、拿着牙刷牙缸到院子里的水龙头去接水,还得排队。收拾完就得赶紧集合去跑操。没过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们常常有的醒不了,开始班主任每天都要到宿舍来检查,顺便叫一叫没能睡醒的同学,常常有人被掀了被子。孩子们忙中出错的事儿常有,那也成了我们的乐子。最乐的一次是跑操的时候,忽然发现前边一个同学的裤子,前开门在后边,哈哈,早晨忙里出错穿反了。
晚上要上晚自习,回来后洗洗涮涮,没事就上床了。开始有的人真想家,会偷偷的躲在被窝里哭,免不了被同学取笑。但也许明天,自己也想家了。都熟了后,晚上躺在被窝里就开始聊天,熄灯号吹过也接着聊。有老师一遍一遍的查房,督促着睡觉。我有时就会给睡在旁边的同学讲我们村子里的趣事,有一次讲的过瘾,手舞足蹈着,忽然觉得旁边那么安静,抬头一看,旁边的同学早就装作睡着了,而班主任正在头顶上瞪着我,大声的说:讲够没,没够明天你给全部同学讲讲!这还好,还有更厉害的,记得有一次几个同学躲在被窝里比起JJ大小来了,愣是被老师抓住。想想真是孩子啊。
夜里还有一件难事就是上厕所,院子里的公共厕所离着宿舍有几十米远。十几岁的同学,有时候半夜还起不来,时时有尿床的,白天也不敢晒被子,就全靠身体捂干了。有的同学省事,嫌厕所远,院子里就就地解决了。旁边住着的老师就经常反应院子里有味道,当然也查不出是谁,想想估计二十多个同学都逃不了干系。天热的时候还好,到了冬天,宿舍里就准备了一个大水桶。所以早上值日生就得负责倒尿桶,这种经历想起来还真有趣。冬天,值日生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生炉子。宿舍里没有暖气,全靠屋子中间的一个炉子。可是十几岁的孩子哪儿会生炉子啊?常常是搞得乌烟瘴气,但炉子的火并不旺。生炉子还有一个危险就是煤气中毒,印象里有一次我们宿舍就差一点,我们几个第二天起床时,刚下床就站不住了,腿一软坐在地上,两眼冒着金星。好在不严重,门一开,新鲜空气进来,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想想多亏了宿舍封闭的没那么好,虽冷点,但可能救了我们一命啊。但值日生炉子、看炉子不用去上晚自习,倒是让我们有时候非常想值日。
同学之间家境稍有不同,但那个时代也差不到哪儿去,差别没现在那么大。即使有,十几个孩子一起人挨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以后也就不分彼此了。好一点的有两身换洗衣服,有的就干脆一身衣服穿一个月,等到到了回家周再洗洗换换。每四周有一次回家周,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不夸张的说,有的同学的袜子都穿到可以站在地上。岁数小、又懒、再加上也不太会洗衣服,这是当时常见的事。还有现在更难以想象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北方人都知道,一年难得洗几次澡,有的同学身上生虱子,大通铺上一睡,就传得所有同学身上都有虱子。每次回家,妈妈就得先帮我把旧衣服脱下来拿(捉)虱子。有一件往事我记忆犹新,那时候姐姐在县城里上班,我有时候周末去蹭饭,或住一晚上。有一次大概高中的时候,一两岁的小外甥夜里不停的哭闹,怎么哄都不行,记得姐姐姐夫以为哪儿生病了,抱去医院也没查出啥毛病。后来姐姐无意中发现,外甥的小棉袄里有好多虱子,原来外甥是被虱子咬的难受才夜里闹腾的,罪过在我呀!外甥早已长成一米七几的大小伙子了,他是不会记得那时候的事的,可我和姐姐姐夫还时不时的想起来觉得好笑!(待续)
----------------------------------------------------------------------
《阳光灿烂的日子》系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