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房产儿子婚房 |
分类: 股市春秋 |
和俩同年同事坐下来喝酒难免不谈及儿子婚事和难免不谈婚房有无。
吾虽幸运,15年房款已还。然,当年决定负债买房家庭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人月工资几乎等于当月月供。那时候理财思路很朴素即房屋增值一定大于通货膨胀。加上上海市政府鼓励买房,减免税费,狠了狠心当上了中国第一代贷款工人!但是政府彼时不鼓励长贷和多贷,只同意15年和十万公积金按揭,本人原想二十万以上和30年以上。
南辕北辙理财经
同事A
十五年前开始外派工作,高薪水高积累全部进银行。十年前开始关心上海房产,每次返沪拜访售楼处好似蜻蜓点水不当真,一如百分之九十五的上海人:房价必须猛然下跌买卖才叫公平。显然,外地人特别是温州人不这样想,这让精明的上海人多多少少有些难堪。
从去年开始,蜻蜓点水改为全市十个县级市房产性价比全面调研,猛然发现200万在市中心根本买不到60平米,丈母娘经济可不是说说而已,是形势逼人。
同事B
6-7年前市中心石库门老房房拆迁补偿100万(如今何止补500万?),独生儿买婚房乃铁板钉钉之事却鬼使神差般拖延至今,全怪媒体天天宣传“暴跌”,09年拐点,12、13年再拐,14年当然是拐点之年!盼拐盼穿双眼,杭州拐、鄂尔多斯和温州拐,何日上海滩拐一拐?说这些都太宏观,儿子女朋友的妈妈才懒得理会那么多。
俩百万现金富翁正无可奈何问我如何是好,我知道,巴菲特老爷爷很早就教导我们千万不要给他人投资出主意,可是看看这俩同龄生儿子苦命人,终于没有管柱自己嘴巴告诉他们我现在满仓银行股并且宣称今天的银行股就是2001年的上海房地产。俩人不约而同地叫道:“不可能!”。
我算是明白了,理财就是要和大多数人反着干。
由于儿子们未来的婚事,我们仨从不豪华消费,因此,房屋价格指数就是吾等CPI,打2001年至今,这个指数为1000,就是10倍(上海)
任何银行存款无疑都是负利率,公积金不贷款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