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2022-05-04 15:06:52)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燕山山人

2022429日,山人独行完成上店西峪沟——北大梁——上杏园垭口——桑树岭——松树岭——南车营废村垭口——南车营废村——黄崖矿——上店古道——凤凰山——鬼子石刻——东岭穿越,19公里,爬升965米,用时7小时,其中最兴奋的是走通了桑树岭——松树岭——废村垭口山脊路,虽然不足千米的直线距离,但其中有一个几十米的断崖,在松树岭还走错路,拉了一回抽屉,但圆满完成了自己设定的计划,这样一来,南车营左右两侧山脊都可以直通北大梁了。

上店西峪沟修路后破坏了原貌,古道时隐时现,而且拆毁了一些古民居,这些民居大多是抗战时期躲避战乱而建的,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而且锯齿崖下的寺庙也荡然无存,由于忙于赶时间,就没奔山坡找找石碑之类的遗物。锯齿崖之下,还爆发过激烈的战斗。八路军一个排的战士在这里遭遇日军围追堵截,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我想这里也应该立一块石碑,让后世纪念。

锯齿崖下面小路(石砌泄水沟)分为三条,山人选择最好走的右侧,就是开除了宽阔砂石山路的。其余两条也走过,但都没有走到山顶,看到不好走,路迹不清楚了,就原路下撤了。其实最西侧的小路直上大梁最艰苦,也最近,上去就到了上杏园到北大梁的垭口。可能有福安公墓的影响,这一地区户外队很少光顾,只看到熟悉的“幽兰户外”布条,在第二条沟口拴着,往上几十米,就不见标志了,不知道他们是否走到山顶,杂树林向上并不难,最难走的是灌木丛,密不透风的灌木丛,钻、砍、压都不顶事,山人见此能绕则绕。最东侧的小路顺着山势绕弯爬升,其实基本是沿着泄水沟的位置左右腾挪,在距离锯齿崖山峰北侧鞍部下方六七十米的地方,砂石路就没有了。

走野路更舒服,这里山人走过,顺着泄水沟直上就到了锯齿崖北侧鞍部,这里直行向下(东)可以和上店北沟(舞台沟)相连,向右侧(南)可登650多米的锯齿崖山峰。向左(北)可以到北大梁正脊。而从这里上北大梁是最难的,一般选择切入上店北沟主道,然后顺路北上。这里原来是有小路的,只是后来长死了。山人和旅长多年就走过这里,这次想继续“超近”,没想到不如走绕远的路更省时间。从十字路口向北,开始是梯田,很好找上去的豁口,然后是灌木,最麻烦的是这里不知道什么原因长了很多软藤,还不如荆条呢,其中有一块篮球场大小的白色软藤圈,在卫星地图上都能看见,穿过这里又是灌木丛,荆条、酸枣棵、麻梨疙瘩,再爬升十几米就到了山顶正路。百十米的直线距离非常吃力,也非常辛苦。

到了北大梁正路,一路向西,2011年山人带人探路时,路况很差,金本市沿着山脊走,现在人们在阳面山腰走出小路,绕开了小楼沟断崖。其实这个断崖不高,很好攀爬。不过从山顶西行,尽头还是断崖,要从断崖的南侧扒石棱拽荆条根下去。再往前走,就是乌龟石,也是著名的地标。过了乌龟石,就可以远远望见上杏园垭口通往北大梁的砂石路,不知何为?毁了古道,修了这样的防火道?观景路?越野赛道?实在搞不懂。

到了砂石路口,已经10点了,顺路而下就是上杏园垭口,它往下可以到黄崖矿大槽沟,往西连接古村,往北沿山脊直行可以到废村垭口。这条山脊连接线,山人和山川走过多次,逐渐串联成线。第一次荞麦山到花儿岭垭口,第二次花儿岭垭口到废村垭口,今天若把最南的这段走通,那么从北大梁到荞麦山就连成一线了。随即也把古村上杏园与外界沟通的古道弄清楚了。

上杏园位于南车营西面,隔北大梁和上店村相望,西区红旗矿以东,口儿村东南,泉山环抱。古代成村,由于煤炭资源丰富,这里曾以富庶繁华享誉,因此村子延展到上店北面、南车营泉水处(小桥)以南,口儿村以南,英水村以东很大面积。不仅如此,由于地势险要,抗战时期,这里中国军人据险抵抗,有效地保卫了第十四集团军驰援南口战役的后方通道安全。据采访老人讲,仗打得很艰苦,中国军队死了不少人。

户外实地走访,发现上杏园的确是世外桃源,有一锁一闸一崖庇护着村子安全。一锁就是废村垭口通往上杏园盘道上的关隘,巨石凹槽,控制那里,外人进不去。一闸是小村西边山谷通道,在最狭窄处设置防御工事。一崖,就是松树岭北面的松树岭后面是一个几十米高的险峻山崖,左右都是深涧。只能从悬崖上来,崖顶上设一人防守足矣。

山人上次转上杏园古村,就到了上杏园垭口,看到山脊有模糊的小路口,于是在卫星地图上画出探路路线,导入六只脚。自己也有预案,走不通返回垭口,从砂石路去上杏园,走盘道回南车营,可以乘车也可以走南车营上店古道回燕山东风。

山脊的古道不同山腰的盘道和山谷的乡道,盘道大部分用于乡村往来,货物运输;山谷通道因为宽敞好走,走的人更多。最难走的应该是山脊上的小道,应该是古村年轻人或者是体力好的中年人图便捷走的近道。

不足千米,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可见其艰辛。高度差269米,主要是从高到低,724米降到455米。从高往下降,也有好处,站在高点适于观察和瞭望,选择适合的下降路线。但必须注意岩石的结实程度,躲开那些风化的松动的石块。因为以前是古道,所以还是很好辨认的,只不过是许多年无人走,荒芜了。我喜欢这样的探路,在高一层的岩石上寻找下降到下面的路线,寻找石棱石缝小树,这些可攀拽的地方。几十米高的崖壁,下来还是很轻松的,这多亏山民的智慧与创造,险隘变坦途。

从山顶下来后,继续沿着山脊行走。山脊上灌木茂密,要拨开荆条看脚下是否是古道,千万不可硬闯生披。往北走,虽然也有小的断崖,但比起刚才松树岭的断崖来说,就小多了,只要左右绕行即可。

这样带着胜利的喜悦,就到了废村垭口,下降到垭口底部,拴好标志,顺着熟悉的古道穿废村到大槽沟,然后向南上行黄崖矿、上店垭口到了北大梁,随后沿着北大梁小路东行,到凤凰山顶,鬼子石刻路口,转头向南,沿着小西沟东梁直下东岭。

边走边想着松树岭走错的那段路,能不能和上杏园的盘道想通呢?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西峪沟古道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修路破坏原貌,许多先民简陋的民居被毁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路到此为止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锯齿崖的山峰、鞍部及北大梁路口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这条路走的人少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小楼沟断崖,2011年,我带队走鬼关岭时,一直走山脊,这个断崖,也是攀爬上去的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从阳面更好爬,现在都是绕行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地标,乌龟石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山脊吹风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快到上杏园修路的路口了,以前的古道毁了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顺着修的路一直走山脊,就到了废村垭口,砂石路就修到桑树岭哑口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桑树岭垭口的民居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沿着山脊一直向北,开始探路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站在巨石上回望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松林里的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从这下来的,三个红布条指示下降路线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虽然很陡,但很安全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回望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垭口在望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下降到垭口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废村古道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过去驼队走的古道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上杏园垭口——南车营废村垭口山脊探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