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云岭梅子湖环越

霞云岭梅子湖环越
燕山山人
梅子湖位于房山霞云岭乡,是一个群峰环绕的小山村,类似榆树窑的天井村,不过比天井村的民居要多一些,并且零星地分布在山坡上。
梅子湖口位于108国道旁,霞云岭鸽子台水库东北不远处。进梅子湖先要走盘山道穿过大沙地村,梅子湖背倚清湖片向南延伸的山岭,小村散落在一条狭长的西东走向的山谷里,当然距离谷底有百米的距离,靠山而筑,依势而造。山谷过村之后掉头向南在大沙地东侧幽深峡谷中修建了一座小水库,溪流欢腾南流,注入大石河。梅子湖西侧隔山岭和栗树巷对望,北侧翻过山梁可以到翻泉沟,东侧是凉水泉背部山峰。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梅子湖成为户外朋友探路的热点,古朴苍凉自然原始令驴友震撼。梅子湖穿越路线有,梅子湖——翻泉沟——笛子港——大河口,栗树港——梅子湖——翻泉沟——上石堡,梅子湖——清湖片——笛子港——大河口。最多的是梅子湖环越,梅子湖环越可大可小,以山村为中心,往西的和往东的都是小环越,大环越是走整个环村的大梁。
这一地区山人和旅长走了5个著名的山峰暨霞云岭五峰,青杠尖、三角城、髽鬏峰、荞麦山、清湖片。前两个家喻户晓,也比较容易,最后一个比较难,用了绳索。
这里的植被不如蒲洼,只有少片的松林和杂树林,多得是灌木,也是山人不大爱走的原因,这次山人的眼镜就被崖边的灌木反弹抽走,找了半天也没找到,700度近视,摸着下山的。
梅子湖,2016年探路来到这里,本想走通梅子湖——清湖片——笛子港,结果被村民拦阻,说这里的山他家承包了,不许通过。我们耐心解释,只是登山,不动山里的东西,但仍然无效,只得打道回府。
2021年5月23日,周日,山人和旅长再去梅子湖,走了一个小环越。计划走大环越,在下沟独行探路时,山人眼镜丢失,影响了全队。山人跟旅长请示,到小村后,自己沿着成熟的砂石路出村,去大石河河滩停车场等候。因为后半程还要从小村后面登上山梁,然后向东走山脊,从接近小水库的地方下来。这样总行程10.24公里,累计爬升580米,用时6小时27分。参加人员有付老大、OK、旅长、老于、武岳秀、春天的燕子、踏雪无痕、燕山山人、燕山凉皮、相逢一笑。10人分乘3两车从良乡和燕山前往鸽子台水库东侧停车场集合(西侧停车场是收费的)。 凉皮开车和相逢一笑和山人径直从燕山前往目的地,早晨车少,7点半就到了集合点。询问旅长和踏雪无痕两车,接到旅长指示,在水库大门口集合,我们就是在水库大门口偏东,没见到旅长,一会儿踏雪无痕也拍马赶到,被旅长指挥的上蹿下跳,原来旅长是在月亮湖大门口,故意逗逗早到的朋友。最后三辆车停在梅子湖村口正对着的大石河河滩,这里可是与世无争,谁也碍不着。还是旅长想的周到!
7点50分,顺着山路向北行进,昨天这里雨量不小,山道上遍布砂石木棒树枝石块等流水冲刷物。原来的砂石小路变成了柏油公路,但过了小水库再向高爬升,柏油变成水泥。再往上还没到大沙地小村,水泥路变成砂石路,直到梅子湖村。
山人来过,自然熟悉,于是有超近路自然不绕远。山里的砂石野路远比砂石大路走着舒服。众人顺着大道走,山人在右侧走山腰路,很快,就跑到队伍前面。山人左上切到了大道,向前走到岔路口,从大道左侧向上爬升,在这里停留等候大队。然后在这里拴好标志,和后面的队员拔升,到了顶部一个羊圈,顺路向西北走山腰路。这一路,看到不少废弃的民居,可能是因为缺水,山民已经搬下山了。OK走山脊,山人带队走山腰,转了几个弯后,山路进沟,沟里很凉爽,有浅浅的溪流。大家顺沟上行,右侧残存着山民修筑的梯田。在层层梯田上,有先民的“智慧”——垒砌梯田时,考虑到上下方便,于是预先留下了窄窄的石板楼梯。走了一会儿沟谷,山人和武岳秀走右侧“楼梯”,逐渐抬升,前方沟里陡升,估计有断崖,后面队员也开始爬楼梯。与山脊的OK联系,他已经沿着“户外高速”到了山垭口处等候我们。我们沿路而上,很快切入到上面的盘道,转过山弯就到了垭口处。垭口处有几座塌圮的民居。这时,OK已经到了沟谷对面,那里也有几间民房,民房后面还有水源。从垭口处北行几十米,然后下降,向前绕过沟脑,转过几十米,就到了荒废的民居,真佩服山民的聪明和智慧,在这里安家。风景美,但十分艰苦,出行极为不便。OK、付老大准备从房后向上爬升到北面的山梁,然后顺山梁东行。
山人知道哥几个又想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山人又退回山垭口,那里又爬升大梁的正路。踏雪无痕、老于、凉皮在那里。没想到那哥仨也不走正路,偏离路口百余米,一头扎进灌木丛,自己找适合自己的路向右上方爬升。山人走了一段灌木丛,追上凉皮,高速凉皮,正路在右上方30米,于是两人拨开荆条向右上方攀爬,不一会山人眼镜被荆条反弹挑飞,疾呼凉皮帮助寻找。灌木丛里,寻镜何尝容易,就在两人准备放弃之时,山人在下方不远处的石缝里找到了。山人喜出望外,戴上眼镜,心想在探路遇到灌木丛一定要小心,千万别让眼镜飞出去,寻找起来很麻烦。继续向上爬,很快就到了正路。再看西面远处的哥几个正在杂树灌木巨石间潜行,近处的那哥俩也是时起时伏。手台通知他们我们哥俩已经走上快乐休闲之路,让他们尽快向我们靠拢。我俩爬升转弯,横切到一处小垭口,左上行到山脊能和大队会合。我俩爬升了几十米,山人发现偏离路线,正确的路在垭口右侧横切路进入松树林。于是山人又原路下降,走山腰路穿过塌方区(下面正对着我们要下降的山谷,这天山谷下去就是小山村下面)进入松林。松林路迹不明显,但非常好走。山人兴致勃勃,一下子走冒了,转过山那面了。应该在松林右下切,山人看着轨迹,修正路线,终于发现很不显然的向下路口,拴好布条,顺着松林下降,很快就出了松林,来到杂树林遮掩的沟头。
进入山谷,也要选择好下降点,因为有几处断崖,要绕过去。因为杂树茂密,遮掩了路况,山人就不断横切寻找最佳下降点,并拴好标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靠南面一点找到一棵小树,拽着小树就可以安全下去。下面是松土陡坡,小树较多,可以保证下降安全。
继续下降,看不出有人走过的痕迹,山人小心翼翼探路。忽然发现向南似乎是个小路,拨开藤条灌木向前移动,突然藤条反弹,又把眼镜弹飞。山人急忙卸下登山包,坐在地上四处摸索,无果;然后站起来,小心向前查看。原来前面是四五米高的断崖,不过横生着三棵碗口粗的小树,下面是松软的土坡。虽不危险,但眼镜跑哪里去了?我可是700度近视呀。崖边周围又仔细找找摸摸探探,还是没有。于是坐下来用手台向旅长汇报,旅长他们还在山脊上没下来。山人耽搁了半小时,无奈只好摸索着下沟,看样子沟谷并不险峻,遇到小的断崖可以直下,大的就左右绕行。
下降几十米,找到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上面休息。这时旅长他们走野路也下来了,顺着布条也陆续下沟。山人就地等候,看到有越过沟谷向对面山坡的横切小路,就想前去探路,这时山谷上方传来队友找路的声音,山人就返身上去,迎接队友。队友关切询问,山人说眼镜戴了几年了,上面划痕不少,早就该换新的了,家里还有一副新眼镜。这样,大队下来后,山人变成后队,在相逢一笑保护下,安全下沟。沟里就遇到一处断崖,从左侧扒着石棱很容易下来,崖壁上还淌着涓涓细流,如细米似珍珠,如果崖下有潭,估计该是“珍珠潭”了。顺沟而出,左侧半山是梅子湖旧村,右侧是通往108国道的砂石路。大家在右侧一棵巨大的核桃树下吃午饭。因为眼镜丢失,后半程山人没有拍照。
旅长可能不放心山人自己返回停车点,所以没有带队伍穿过小村然后直拔山顶,随后顺着山脊向右走完另外一圈,就带着队伍沿着开阔的山道溜达着出山,完成了梅子湖小环越。
也可以选择走山谷进山,上次被拦,我们就是从山谷出山的,就是小水库旁边的古道
隔不远就有塌圮的民居迎接我们,我们就走在这些民居联系的古道之上
其实古道在半山腰上,山人觉得灌木丛不好走,带着队员下了沟,然后沿沟直上。只有OK大哥继续沿着山腰路前行,最后在山垭口等候我们。因为他的爬升小。
山谷里绿油油的不是野韭菜,有浅浅的溪流涌动着,因此,踩石板要谨慎,以免滑倒
前面是湿滑的断崖,不能沿沟而上了,要从沟谷右侧上去,和山腰路汇合。这时 在山垭口等候的OK大哥为我们指示路径
正确的上山路应该在这所院子的后面,结果大部分队员越沟跑到西面院落考察,然后从那里直接向山梁爬升
从这个角度看,沿沟而上到小村难度不小,从小村直拔山梁也有难度,所以山人到了OK大哥那里端详了一会儿民居和水源,就撤回来,去追老于和凉皮,其实他们已经偏出上山口百余米,因此几个人都费了很大力气,钻爬。
山人到了西面,隔沟向东拍摄,东面房屋后面50米能看到明显的山道,估计小路口就在民房后面
凉皮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西面房屋后面没有明显的上山路,可惜凉皮也追着老于,游偏了。
山人和凉皮钻爬,费了半个多小时,才走上正路。西面的队友此刻还在匆忙中游泳呢。山人到正道上俯拍
穿过塌方区,就进入松林,在松林中不易辨别方向,山人拴了布条,右下进沟。顺着松林路直行就绕到另一条山谷,那里也能下降到梅子湖村,如果绕过去直上山脊,就是环绕梅子湖村的栗树巷山梁。绕大梁可以绕行梅子湖村,从小水库前方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