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岭——生铁桶沟——芦子水穿越

大安岭——生铁桶沟——芦子水穿越
燕山山人
有了5月9日的探路基础,5月16日山人带队完成了“大安岭——生铁桶——芦子水”穿越,共有35人参加,总行程11公里,爬升295米,用时6小时,一次完美的休闲之旅。而且这是成建制的户外队首次穿越生铁桶,让所有队员欣喜不已,也让房山登山健身群群主祥云喜出望外。
大安岭位于“北京天路”108国道花台西侧,东村西口。平均海拔都在1000多米。大安岭起于108国道东村西口,迤逦南向,到了冰冷湖垭口和平安岭交汇,一部分山脉西奔野三坡,称之为大东山山脉,而平安岭一路向南携雀鸣山和洼卧山在椅子圈会面。从空中俯瞰,大安岭犹如一只硕大的五彩的凤凰,凤头是洼卧山,凤尾是大黑林,那么它东西两侧的支脉就是它舞动的双翼了。
这一带海拔高,植被茂盛,松林成片,还有橡树林和杂木林,多生于平坦的山脊和两侧陡坡。大安岭、平安岭、大东山,断崖连片,因为阻断户外道路,常常要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寻路,绕行。这一地区,深沟险壑,绝壁高耸,所以不敢轻易下沟。从山脊行走,也多变化。忽而是平坦的高山草甸,让你惊喜;忽而是林中幽径,令你惬意;忽而是巨石巉岩,使你震惊;忽而是矗立石墙,叫你惊恐。
大安岭户外路线,是2016年6月份,山人和旅长策划的,计划为大安岭——平安岭——大东山——紫石口。其中紫石口——大东山垭口山人和旅长早就走通了,那次是和涞水的朋友们一起完成山人的设计作业,紫石口——大东山垭口——大游龙沟——天璇——交界口。
后来多次探路,逐渐完成大安岭——平安岭——富合,大安岭——平安岭——大圆坨——义和庄,大安岭——平安岭——冰冷水——富合,大安岭——东村——花台,大安岭——大罗泉沟——富合——凳子沟——花台。再加上原来走过的路线,可以从大安岭——平安岭——雀鸣山——椅子圈——议和村。也就是说大安岭一直向南穿过平安岭到椅子圈,或者大安岭向南然后东下沟进东村或者进大罗泉沟、冰冷湖沟都已经完成,而主要任务大安岭——平安岭——大东山,则由于平安岭向西的大东山山脉断崖绝壁林立,要想横切过去难度太大,一直未能实现穿越。那么就分段完成,先探路大安岭到芦子水,然后看那里的几条沟是否有通往大东山的,然后向西横切,绕过断崖,到大东山垭口。因为我们已经走到大圆坨了,就是平安岭和大安岭交汇点向西2公里处,图上距离还有3公里就到设计的大东山垭口。
本来计划5月15日出行,因为天气预报有雨,所以改为16日,结果原定52人的队伍就精简为35人。山人是临时领队,所以大部分队友陌生,只认识群主祥云、群员快乐每一天、爱水的鱼、幸福一家人、青花、陈培俊。祥云安排还是很仔细的,给山人配上爱水的鱼和夏雨两位助手,让青花收队,他居中策应。因为山人已经走过了,觉得很容易,在车上就简单介绍了这次路线的一些情况,山脊行走3公里,向右下陡坡走4公里,然后到了交叉路口向右就到了芦子水村,我们到隗氏祠堂停车场等车。
大车6点半从良乡出发,山人和陈培俊7点05在东风车站等候,然后到羊耳峪接上祥云三人就沿着108国道开向东村。在车上,祥云详细介绍沿途周围户外景点,叮嘱大家注意驴行环保,其实我们走的过程中没见到废弃物,最后让山人谈谈路况。山人重点介绍了生铁桶沟,强调比较原始,要下陡坡,但树多安全性高。因为昨天刚下过雨,早晨还淅淅沥沥地,队友们询问,是否有断崖。山人告诉他们,没有断崖,很好走。
到了石板台,车子停下来,队友们去方便。这里的小水库垂钓也涨钱了,100元一天。村民们紧跟形势,竖起标语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起银山,客车刚才经过的北直河路口,里面的古洞坡就有古代银矿。遗憾的是山人不喜欢钻洞,要不早就去那里体验一下古代的银矿工人的生活,从北直河钻进窄小的银洞,猫行4小时,从史家营乡的杨林水出洞。祥云特意这样安排,一是让队友休息片刻,二是让司机也喘口气,因为下面的路都是爬升,特别是从堂上村下的大红旗开始,往上是坡度很大的爬升。
汽车过了堂上村,就驶上“北京天路”,这段公路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南看,群峰俯首,都在脚下称臣。这一路风景壮丽,公路宽敞平坦,北面就是雄伟的大黑林。
9点20分,汽车开到东村西口,检查站东侧。我们下车,整装出发。向前走百余米,然后右转爬升,目标信号塔。爬升100多米后,到了坡顶,就看到了小五台的雪峰,大家兴奋地一顿乱拍。其实无须构图,不必斟酌,随手一按快门,就是一幅绝妙的风景。山人带领大家穿过松林来到山顶有木架处,可能是拦马用的畜栏,因为第一次探路,一直走山脊,山人在这里看到一个人和几匹马。这里视野辽阔,北仰大黑林、刺天峰,东望神树岭,南观平安岭梯子扶,西眺芦子水西面群峰。山顶小平台背后是松林,前面是大安岭缓坡,理想的合影场所。
拍照完后,山人带领大家走山腰路,横切过去。部分队员不理解,因为横切路上灌木挡脸,水珠打湿衣服。如果走山脊,爬升多体力消耗大,而山腰路省力,山人野没吃早饭,习惯于半程后再加餐,况且只有200米的灌木,进入松林丛林小路,空隙大,活动自由。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小路上透过稀疏的林空拍摄外面的群峰。这些镂空的精致摄影点好像自然特意为我们留下的摄影窗子。绿树、白花、白云、雪山,其实我更爱穿行于绿色画廊中各色的户外队友,他们才是美景中真正的主人,是美景的主宰,是美景中的美人。
路上照山白、小花溲疏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让女队员怜爱不已,纷纷拍照留念。其实美景还在后面等着呢。
山人和快乐每一天在前面为大家“开道”,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我俩走后,枝条树叶上的水珠都被带走,方便了后面爱美的女士和英俊的小伙。快乐每一条,身体素质好,但特别注重团队配合,每走到关键节点,岔路口,就拴好红布条。看到中队没有跟上来,就让山人站着休息会儿,等后面队友跟上来,再继续前行。
山人走过多次了,于是就在两个小垭口、山顶林间小路,白石山山顶,为快乐每一天拍照。看着白云悠悠,群峰嵯峨,峭壁嶙峋,郁郁苍苍,快乐惊叹道,这条户外路才是真正的户外路。
下了白石山,快乐每一天就发现了右侧树枝上的红布条,他知道这是山人上次探路拴的。他说,还没觉得怎么走,就到了下沟点。
我俩坐在下沟点边的石头上,这里树林密布,不细心看,还真不好找对下沟点。后面山脊的白石山,大约有百米高,都是裸露的白色岩石叠磊在一起,看着很陡峭,但很容易下来。美女们可劲的嘚瑟,红衣绿袄,白石白云,优雅的造型。哥俩在这足足等待了半小时,后队还没有下来。山脊地方狭窄,山人于是带前队下沟,留下一人做路标,以免队员不小心错过关键点。
山人、快乐每一天和祥云率先下沟。开始沟里坡度很大,有五六十度的样子,但是沟中树木很多,都是碗口粗的小树,几乎一两米间隔,我们穿行于树空,即使脚下落叶松土易滑,有小树拦阻,也很安全。这条沟谷非常原始,几乎看不到路迹,所以不常探路的队友就会在后面惊呼,从哪里能下去呀,根本看不见小路呀。我们就回答,选择自己擅长的路径,只要能下去,哪里都是路。下降几米后,祥云看到右横切似乎有小路,山人知道那是旅长上次走的小路,前面就要左下断崖。上次旅长探路,看到下面断崖石棱粗大,而且石缝中有数棵手腕粗的小树,于是就顺利下去和左侧陡沟下来的我们在断崖下面会合。旅长经验丰富,爬过中心坨、笔架山、清湖片、荞麦山、髽鬏峰,这个断崖自然不在话下。但为了安全,山人告诉祥云还是向自己靠拢,因为山人这条路是最安全的。落叶盈寸,松土柔软,下面是碎石,极易下滑,要侧身降低重心,用登山杖支撑,尽量走之字路,在树林间“穿针引线”,我们身着各色户外衣服的长队,就是一条多彩的游龙在原始的生铁桶沟腾舞翻飞。因为专心带路,选择好一点的下沟小路,山人就没有为身后的队友拍照。山人以为还是山脊风光绝佳,后来看到队友拍照的行进照片,非常惊艳。
就这样,撑杖,抱树,也不免坐土飞机,安全滑行几米后又被小树制动,赢得大家哈哈大笑。下降几百米后,坡度终于平缓,可以松口气了,沿沟而下。然而,两场小雨浸润之后,崖壁湿滑,特别是沟里石头上有了浅浅的绿苔。可别小看它,踩上去,就会让你飞出去。尤其是崖壁边上的窄窄石棱,更要小心。要以手扣为主,脚踏为辅。到了三米多高的一个小断崖,有六七十度,以前没下雨的时候,山人是快步跑下去,现在只好小心翼翼地拽着小树俯身滑下去。快乐每一天复制了山人的动作,其他队友从侧面横切下来几个,大部队在祥云的指挥下,拴了安全绳,拽着绳索下降。
从这里往下走,穿过一片碎石流,应该是谷中大水冲刷另一条支沟的泥石流形成的。我们在这里稍事休息,等等崖降的后队,然后继续前行。路越来越好走,速度也越来越快,走了将近三公里,来到“葫芦峪”,山人知道,闯过这里,再走三百米就到了三沟的交叉点,左行又回大安岭,右下去芦子水大游龙沟。“葫芦峪”也有队友叫“一线天”,就是沟谷突然变窄,两面山崖互相对峙挤压,形成极为狭窄的峡谷,而且出入口狭仄,中间部分稍微宽敞,可以仰望蓝天白云。峡谷里幽深昏暗,有奇形怪状的洞穴分布崖壁,崖壁上往往生长着崖壁三君子:独根草、槭叶铁线莲和紫堇。峡谷外面生长着铁琉璃和紫檀树,崖壁巉岩缝隙处崖柏在俯身察看,又像是炫耀自己,独得其乐,独居高处,与清风白云嬉戏。
出了葫芦峪,来到阳光洒金的宽敞草坪,祥云指示,众将休息,埋锅造饭。于是大家在那里吃午饭。
午饭后,踩着草毯,沿沟而出,很快就到了三岔口,我们右下一公里就到了大游龙沟口,左下天璇景区,右上芦子水村。
芦子水村是抗日老区,也是著名的模范村,村里有几十名青年参加八路军,牺牲在抗日战场。这里有八路军后方医院和被服厂,也曾经遭到日寇的扫荡。八路军战士就是利用地形优势,神出鬼没的打击敌人。我们走过的山道,很多都是老八路踏出来的生命之道光辉之路胜利之途。
右上砂石路,往北走不到三公里,顺路就到了芦子水著名的隗氏祠堂,我们的大车在那等候着。司机师傅知道我们是从大安岭直行,然后下沟回到这里,非常吃惊。我们也结束了一天的休闲之旅。
感谢祥云辛勤付出,感谢同行的各位队友。
从这道大梁一直向南走,能到洼卧山,那里有个画家村,其实这里的景色不逊那里
其他队员更是欣喜不已,觉得不出房山,还可以饱览类似小五台一样的壮丽景色
葫芦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