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2021-04-08 13:40:10)
这是2016年的游记,记得发在博客里,后来找不到了,朋友说想看看当时的情况,故此重发

 千米峰上的“舞蹈”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2016626日,山人和好友旅长、付老大、讲师、腊月鼠,自驾一车,前往蒲洼乡东村,探路大安岭到平安岭这条山脊。

大安岭鲜为人知,但是与之毗邻的花台最近名声大噪,引得市里许多人驾车而来,在这里赏花观景,在天然大氧吧中畅快呼吸,住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望梯田,看峡谷,听松涛。由于游客太多,超过花台接待能力,于是51日,景区收费,来控制人流量。山人听说每人40元,才能进花台去1500米的山脊观光道和山间木屋别墅游览。

花台山人去过多次了,既然景区收费,山人就想设计从花台以西几公里的大安岭上去,向南走几公里山脊路,然后从一条东向的山梁下到东村下面的山谷,然后从山谷沿羊道登上观光道西侧的小亭子,之后沿着景区路纵游花台。

可是自从和旅长走过了富合——森水——议和村,上庄——义和庄——野三坡大峡谷——下庄,紫石口——大东山垭口——大游龙沟——天璇——交界口等探路路线之后,山人的计划又膨大了。计划有三条,首先走通大安岭到平安岭,到了平安岭上次穿过的森水垭口就原路返回。其次,走通大安岭到义和庄东北侧的山脊,到达上次在岭上吃饭的地方及时回撤。最后,在前两次的基础上,走通大安岭到大东山北侧的山梁,到了大东山垭口就下大游龙沟,穿过天璇景区到达交界口。

探路,就要由近而远,由易而难。化陌生为熟悉,进而去了解更多的陌生,它符合人们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

大安岭上有几座高峰,因为其起点就在1100米,从北京的“天路”,东村路口向南迤逦蜿蜒而伸展,山脊两侧都有茂密的油松林,郁郁葱葱的。翠绿的松林如碧玉,狭长的山脊小路又恰似贯穿美玉的银线,从空中俯瞰,如大黑林之下,一只巨大的神鸟煽动翡翠双翼想着神圣的平安岭飞去。岭峻谷必深,大安岭巍峨挺拔,左侧山谷是东村,右侧山谷是芦子水,都是非常有名的村庄,特别是芦子水村,最近由于天璇景区的开发,遐迩闻名,往来游客络绎不绝。有林必有泉,山脊两侧的山谷中,常有清泉汩汩流出,滋养着村庄。由于资料匮乏,山人没有查阅到山脊中林间甘泉的记载。大安岭植被茂盛,是房山其他地区山脉所不能企及的。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适于观赏,但同时也为探路制造了困难。进入遮天蔽日的林间,容易迷失方向,林间少有清晰的小路,全靠个人经验和仪器的帮助。

我们制定的探路计划就是宁走山脊不走山腰,宁爬岩石,不钻树林。

泊车东村西路口,准备登山,遇到东村的护林员,告知我们,如果进入东村,必须每人交20元,不禁让我诧异。东村是民俗旅游村,里面有许多民俗旅游户,游客到了那里吃住,不就拉动村子经济发展了么。如果村口设卡,岂不是自毁前程,让村内旅游户断了客源。我并不想对此妄加评论,然而户外多年,这样的事司空见惯,山村村民的“近视眼”,村干部的急功近利,极大阻碍了山村的发展。

这条山路在户外路线上没有记载,既无轨迹更无游记路书,估计至者寥寥。好在同行的几人都是户外高手,都能独当一面,特别是探路上更胜一筹。旅长和山人提前做好规划路线,然后导入GPS,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卫星显示,开始的路况极好,山脊上有明显的防火道,走出3公里后,路隐没在山梁的丛莽之中,后面的路就不甚清楚。好在路线不长,距离平安岭森水垭口才8公里,而且地图上显示,山峰是连贯的,无断崖阻隔。孰知谷歌地图太粗糙,几十米的断崖都没显示出来。从东村西路口直接向南上大安岭,一直到差转台铁架子,路都非常好走,再往南走,就不见防火道了,而且逐渐爬升,到了一个小山顶,顶上有放马人搭建的木栏,这里是一个高点,适合拍照。北望大黑林刺天峰如利刃直插天穹,东看神树岭一枝独秀,东村梯田入画。西眺芦子水沟壑纵横,群峰叠翠,沟谷似奔。从这里再往南走,山脊路就不清晰了,但我们无所谓。再爬上一个山坡,出现眼前的是半坡绿草坪,下面是松林衬裙,站在山顶的巨石上,南望山脉,如巨龙腾舞,离平安岭尚远,但可以望见东侧山谷中有依稀的白线,那是富合村的水泥上山路。我们脚下平坦,有大群山羊看见我们急忙横切山腰路遁逃。这里的景色和小五台、灵山差不多,松林茂密,草阪斜坡。所不同的是那里有清晰的驴友小路,这里只是绿草青青,不见痕迹。走山脊的好处,除了可以观景,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方向,只要沿着山脊走,就能到达平安岭。

沿着山脊上上下下,走了几公里后,一个大断崖横在眼前,地图没有显示呀。无奈,讲师往前探路,看断崖是否可以绕下去。山人向右侧探路,发现有羊道可以横切至西面的山梁上,这样省力,要是下了断崖,还要从沟谷里爬升,上到西侧的山梁上。路很不成熟,大部分是紧贴着悬崖边,不过这里小树很多,可供攀拽。很快,山人就到这大家来到西侧的大梁上。从大梁向下几十米,然后再爬升,走出一段距离,回身往断崖,不禁唏嘘,太险峻了,我们横切的小路是唯一可以过来的通道。其实户外探路,很多时候,山羊是我们的师傅,我们常常是追随它们完成穿越的。更多的路他们能捷足先登而我们却望尘莫及。

往前走,山脊路的两旁也是杂树林,我们则在林中钻行。山脊起起伏伏,我们就上上下下。虽然天气闷热,但我们走在高海拔的山中则不感觉憋闷,虽然也大汗淋漓,但山顶吹风,垭口小憩也觉得很舒适凉爽。

过了一个小垭口,垭口是条石垒砌的小路,明显是古乡道,只是近些年荒废而已,这里是十字道,右通芦子水的一条支沟,左通富合村。再往前走五十米,山脊小路钻入右侧山坡的密林中。山人想沿着密林的山腰小路横切,然后再上山脊。于是走林中小路,开始几百米很好走,后来路就模糊了,再后来,就四望都是路了。山人怕走冒了,于是急忙和腊月姐姐直拔山脊,到了山脊一看,还真是走冒了,跑到山梁的西面山坡,抄近成绕远了,于是急忙顺着山坡小路向上到了最高点,然后继续向南走山脊路。山脊吹风赏景,路也好辨认,探路必须记住山形节点,本次山梁的几个节点山人熟记于心,因此到了实地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几位大侠级探路高手也十分了得,他们不看谷歌地图,到了山里目标了然于胸,稍有偏差,立刻修正。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垭口,从垭口左下,沿着崖壁下的小路直行,到了一个崖头,山峰又断了,需要下去200多米,然后才能和下面山脊小路接上。我们下去后沿着山脊小路继续前行,之后又爬升百余米登上一座很尖的峰顶,这时已经是下午4点,到了该回撤的时间,望着前面的不连贯的山峰,感觉离目标还差一段距离,需要下降100多米,然后上升200多米,再翻越两座山峰才到达关键的节点,就是筢子的分岔点,左(东)道山梁是平安岭,中间的山梁通往义和庄,右侧(西)山梁通往大东村,估计这两道山梁都有名,待遇到羊倌再求的真名。

图上作业容易,实际探路难,但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我们这些不习惯走景区台阶路的户外爱好者,就是把这些美景之路走通,然后让大家分享我们的喜悦。

探路到此胜利结束,往返10公里,爬升600米,用时4小时20分钟。因为26日山人和旅长都是中考服务人员,上午忙完工作,中午前来探路,下午140分开始登山,下午6点回到公路旁停车处。回来的路我们大部分走山脊,到了石砌的小垭口,走西侧山腰路,抄近不少。回家的路上,几人商议,有时间早点出来,先把较短的路走通,一步步开发那里的路线。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停车点,向南扒坡,山脊有小路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过了信号塔沿山脊向南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翻过这座小山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植被很好,西侧是松林,回来才知道松林里有超近小路,不用直拔山脊,横切过去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前方未知的路,主要沿着山脊走,山脊走不通,就左右找横切的路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山脊的树木也很茂盛,我们一直走到断崖,然后向西横切过来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这里横切要小心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旅长如履平地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原来这才是正道,在山的西侧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从一大片白色岩石上下来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下去还要再爬升,不知道两侧有没有下降的路口,也就是从东村的沟或者芦子水的沟下降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丛林里爬升,只要不迷失方向,哪里都是路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我们各自一路,奋力攀爬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前方分岔的就是平安岭和大东山,左侧(东)平安岭,右侧(西)大东山,我们计划是向西沿着大东山的山腰路,一直到大东山通往大游龙沟的垭口(那里山人和旅长走过),山势险峻,但植被茂盛,走起来不难。

大安岭穿越平安岭探路
大东山西东走向的山脉看起来不容易穿越,由于时间不够了,探路到了这里结束,原路返回。这条路线很原始,没有户外队走过的痕迹,经验不足者慎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