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的深处,自有悲凉!

(2023-12-12 12:04:39)

l  宋未史学胡三省,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宋初名臣薛居正三人对于冯道的评价可谓客观中肯,褒贬得当。

胡三省:(冯道)以依阿免祸,有国家者,焉用彼相哉?然历事七姓,皆以德望待之,亦持身谨静,有以动其敬心耳 ……位极人臣,国亡不能死,视君如路人,何足重哉

王夫之:积乱之世,君非天授之主,国无永存之基。人不知忠,而忠岂易言哉?人之能免于无恒者,斯亦可矣。

薛居正: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候,平生甚廉俭。……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两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 所以饰终之典,不得谥为文贞、文忠者,盖谓此也。

l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历史的深处,自有悲凉!

其实,对一个人的真正评价不应在于皇帝,士大夫,而应在于老百姓的口中。史载,冯道死后,百姓们自发起来哀悼,出殡路上,纸钱灰堆积达数寸之厚,我想,这才应该是冯道所在乎,可笑慰的。

儒有侠者,毁誉为民!

而在宋朝中后期士大夫们否定冯道之后,成为天子门生。事一姓之天下。事实上也背弃了孔子之儒,否定了民本主义,不再以苍生为最高理念,儒的境界变得狭隘而自私,与文彦博的君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相呼应,士大夫阶层成为一个特权阶层,士大夫阶层由此也开始堕落!

这与今日之知识分子,又何曾没有警示意义!

千秋功罪任评说,冯道有一首诗《天道》或许早己作出了他的回答!

《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