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我想问一下......
(2023-10-30 06:36:55)读者:六神磊磊你好,我想问一下,你现在读唐诗,以后会试着读一下现代诗吗?现代诗读了以后,会不会自己创作、自己写?
六神磊磊:今天活动开始之前,我接到一个电话,余秀华老师的电话,余老师表示要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看我,我当时很紧张。
应该不会再去弄别的,至少近期。为什么呢?因为唐诗有个特点,其实门槛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两岁小孩都可以学,但是无止境。这个感觉像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一段,枯荣大师问他的晚辈,说你的一阳指练到第几品?晚辈说:练到第四品。枯荣大师说:再给你一百年能练到第几品?晚辈说:渊深难测,弟子不知道。枯荣大师说:能练到第一品吗?晚辈说:决计不能。我自己啃唐诗有强烈的这种感觉,比如练到第四品,再给我一百年能练到第一品吗?决计不能。至于你说现代诗,不会写,我骨子里缺少那种诗性。而且我还捅过娄子,之前公号上发过一篇说南北朝宫体诗的文章,但是自己比较轻佻,起了一个标题叫作“唐诗盛世前,有一阵的诗比今天还烂”,然后后台就爆炸了,问我“你知道今天的诗吗?”“今天的诗哪里烂?”还有的把诗贴出来说“这烂吗?”我在这里正式道歉,自己轻佻了,不懂。
史航:其实当时是小编的错误,漏了一个字, 其实比今天还“灿烂”。(笑)
六神磊磊:就是这个意思。
读者:三位老师好,首先我是罗振宇老师的校友,也是传媒大学的学生,今天听到自媒体写作方面,我特别好奇,因为我们也是做自媒体写作,但是唐诗的内涵也是比较深刻的,两者之间会不会有冲突?如何通过平行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也邀请您到我们学校做新书发布会,我们的场地是免费的。
六神磊磊:咱们有一个说法叫真学真懂真信,我觉得自己真懂说不上,但是真学和真信是真诚的,我相信我在书里说的每句话,我也为书里写的每个故事感动。自己不感动,你想拿去感动别人,再加上多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包装、新式的语言都是没有用的。我们已经太熟悉这种感觉了,有的人把自己都不信的东西拿过来非让我们信,我们太熟悉这种痛苦,所以我们每一个搞文字传播的人都先把自己感动再去感动别人,效果就会好一点。
比如我说杜甫是一个好男人,他确实把我感动了,我才决定拿出来分享给大家。比如说在中唐的时候,朝廷平藩,那些诗人们派别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待遇不一样,三观不一样,甚至性别不一样,但是他们在面对这样大事情的时候表现出一致性,希望国家统一,希望国家繁荣,希望强盛的大唐能够回来,我看到这点的时候自己为他们感动,所以拿出来分享给别人。这个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