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史铁生

(2023-09-17 07:39:13)

.......;...我把《生命——史铁生民间记忆》送给朋友,后来,铁生就成了作家老总们的话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书记就向几位主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史铁生(人前人后)大家都说他好?没有一个反对者(选举时全票通过)?几位主席答不上来。

1.4日忆铁生

    于是,有一位纳西族的主席就把这个问题在吃饭时抛给了我。我回答的很快:他是个残疾人,在你们作家圈里是特殊的人,他不妨碍你们任何人,所以,大家都说他好。对方眼里出现了迷茫,表示不解。我进一步解释:他不在你们的圈子内,不在“官场”江湖,批评他指责他只能使自己丢分,和他竞争(选),未免胜之不武,而其他人则不同。换句话说,他活在另一个世界,在那里看着凡间,有充分的时间想其中的道理,看透了,想清楚了,也就觉悟了;你难道会和菩萨去争辩搞竞争吗?他嘴里表示同意,但眼睛告诉我,其实他不同意。

    实际上,我也不满意。因为我并没有很好的想过,只是为了逞强,凭第一反应给出了这样一个强词夺理的答案。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是才学吗?好像不是。比他才学高的人虽说不多,但也不少。

   是品质吗?好像也不是。道德品质高尚和普遍尊敬没什么关系。

   后来我就采取了分时段的办法来找根据:他在未高位截瘫时,并没受到过“普遍尊敬”,受到普遍尊敬的时候,其实在成名以后,或者说成为公众人物以后。但是明显不对了,

   公众人物中也有残疾人比铁生“牛”,也没有受过“普遍”的尊敬,反而是非议不断。地球人都知道,公众人物就是靶子,是污泥浊水的收容站。所以老祖宗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里面的道理我后来想通了,那就是因为铁生病了,高位截瘫了,得了尿毒症了,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我们都想帮助他,其中也包含着怜悯同情,也不乏一种道德上自我救赎(证明自己是个好人)的满足感。但是,当我们这些“救援者”去帮助史铁生的时候,却发现被救者是我们自己。在精神上,我们在铁生那里得到的比送去的要多些。我们精神上的躁动,一到铁生那里就平复了,就不算什么事情了。因此,普遍的长久的尊敬,一定来自那个本来你想帮助他,结果是他帮助了你的那个人。 讲尖锐一点就是本来你想可怜他,结果发现自己比他还“可怜”。

    请胡教授谅解,这不是对您的作品有何不敬,本来,文学这个行业,作者各尽所能,读者各取所需,天生是“共产主义”分配原则;而说到哲学宗教,好像费尔巴哈过:“宗教是粗俗的哲学,哲学是精致的宗教”,两者历史上是一回事儿,只不过人类发展阶段不同,人的岁数不同“名字”不同而已。我的发言,只是说作为老三届,我们更喜欢那位聊过去的铁生,铁生也不会和我们聊生死之学,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答案。我们老了,不再噪动,而且在插队时,讨论命运和真理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信基督想征服世界的日子已经过去,到现在是到了信佛的时候,只求多活几年,无疾而终了,起码不要再给后人添麻烦。佛家说法,就是“圆寂”。

     "得其要者,一言而终,不得其要者,流散无穷。"孔夫子死后,孔门一分为八,互攻互辩,争斗不休。铁生不是圣人,只是个“圣笔”,看书便好,不必跟风。读书为己不为人,更不需要领会精神实质,琢磨微言大义,所以,4.15那次演出,老乡在陕北道情中赞到:"东方的耶稣就是你!"感情真挚,大家叫好!要是今天出我在这里宣读一篇<</span>论耶稣和铁生价值观之异同>,那就太矫情了,太不着调了。肯定有人说我疯了.

    莫言曾有一篇关于铁生的"清平湾"和他的"红高粱"的讲话,最后说,"铁生素有佛性,当不会怪我.".其实完全是多虑了.作家们常受小人挑唆,比大小,打擂台,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关公战秦琼"学术版.老三届已经年过花甲,没功夫陪诺奖大师讨论黄土地情结和高粱地情结谁更"接地气",比较起来,还是老作家的诗说的智慧:"好汉最喜窝里斗,老夫不吃眼前亏".

   铁生已和诺奖不在一个世界,怪不怪"",有意义吗?拿逝者说事,还要表现高尚_____你糊弄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