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案:特异性免疫(行知中学闫白洋)

(2009-02-09 15:57:34)
标签:

生命科学

教育

教学

分类: 生命科学教学,教育

2008学年第一学期东北片教案:

  特  异  性  免 

   闫白洋  上海市行知中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命科学第2册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第4节内容,本章节内容包括细胞识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四部分,本节课是第2课时,关于特异性免疫内容,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二次免疫过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

本节知识与学生的自身健康有密切联系,学生也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会很有兴趣,很有学习的欲望,同时,本节也是生命教育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节课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自身健康有密切联系,学生也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而且上课时间为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节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机进行深入的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教学过程中以生命教育为主线,进行特异性免疫知识的讲解。在此过程中突出教师的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授为辅,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材料,启发,指导学生边学边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充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突破难点。课堂上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一个较为形象,具体的认识,以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更能落实两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及其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家庭成员四种疾病(感冒、水痘、腮腺炎)患病频率,学会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法和统计法。

(2)通过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方式异同,培养观察辨析、归纳和综合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今天(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在教学中融入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学会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学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情感,消除歧视。

(2)在日常生活实际中遇到不同类型的疾病时,应学会应用所学的免疫学知识加以分析,并指导实际行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和免疫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2)艾滋病宣传、正确生活习惯、自我保护意识等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

(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及免疫过程。

(2)将免疫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并指导实际行动,建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布置并完成调查表报告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播放艾滋病宣传片,提出问题: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发病后的症状是什么呢?

观看宣传片,思考并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中间有许多疑问埋下伏笔。

今天是艾滋病日,以艾滋病作为教学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提供信息,讲述知识

(B淋巴细胞的免疫过程-体液免疫)

 

1、多媒体动画展示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让学生边看书边看动画,知道B淋巴细胞免疫的过程。

2、对此过程,小组讨论,回答提出的疑问。

(1)为什么说B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它的特异性体现在哪里?

(2)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时,细胞内部结构变化有哪些?

(3)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呢?

3、讲述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对疑问进行解答。

4、引导学生观察图,寻找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区别,并进行总结。

5、总结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1、学生认真阅读书上有关B淋巴细胞免疫的过程,并认真观看动画,尝试进行口述。

2、小组内认真讨论,回答提出的疑问。

3、学生认真听讲,理解B淋巴细胞的免疫过程。

4、学生观察图,并认真总结。

5、学生认真总结,完成习题反馈。

培养学生阅读资料和观察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通过提出质疑和解答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并及时进行总结和习题反馈,完成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的教学。

 

知识类比,解决问题

(T淋巴细胞的免疫过程-细胞免疫)

 

1、分阶段展示CAI课件,启发学生观察,设问:是否可以由体液免疫过程推出细胞免疫的过程,指出其中的异同。

2、与艾滋病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免疫对象是病毒及病毒侵染的细胞和器官移植等。

边观察, 边思考,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T淋巴细胞的免疫过程。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总结的能力,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渗透哲学联系的大观点,使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寻找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行习题反馈。

思考、分析、归纳

通过对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加深对两种免疫方式的理解。

应用创新,学以致用(知识的实际生活应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表的反馈。

2、提出问题:不同的人生病的次数为什么不同?为什么水痘和腮腺炎一生只患一次?而感冒却可以多次感染?

3、讨论如何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1、先让学生分组进行统计调查表的数据信息

2、思考、并讨论提出的问题?

3、提出增强身体免疫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争取的生命价值观。

拓展总结,及时反馈(预防艾滋病)

1、讨论总结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2、倡导并佩戴红丝巾,播放艾滋病宣传日歌曲,完成教学。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正确理解艾滋病。学生配合完成整个过程。

进一步加深艾滋病的宣传教育,预防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以宽松氛围完成课堂教学,留以学生深刻的印象。

课外拓展,继续研究

以“艾滋病治疗的前沿技术”为关键词,查询艾滋病治疗的现状。

学生通过各种检索方式进行课后研究。

将学习的知识拓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

 

 

 

 

 

“特异性免疫”学案设计

一、课前调查表

 

流感

水痘

腮腺炎

自己

 

 

 

父亲

 

 

 

母亲

 

 

 

调查时间是从出生到现在,次数较少时,用具体次数表示,比如0次、1次、2次等,记不清楚时,可以用大概的次数表示。

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流感:体温39~40℃,持续2~3天;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或体温常不超过39 ℃,持续3~4天。

二、阅读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为什么说B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它的特异性体现在哪里?

                                                                   

2、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时,细胞内部结构变化有哪些?

                                                                   

3、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呢?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小组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