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病由酸起祛酸得健康

(2009-02-28 20:41:00)
标签:

健康

 
-----张志坚  《健身科学》2005年第10期
  1 自然医学的主要观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要大力发展自然医学的号召,于2001年在北京举行了21世纪世界自然医学大会。根据WTO自然医学发展规划,将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自然医学日”或称“传统医学日”。现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自然健身观念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发展趋势。自然疗法是以东方传统医学为主、中西并用,最具疗效,最少副作用和最经济的疗法。它已有5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观点是:
   (一)真正健康的获得与疾病的预防,可以经由人类的原始本能,去做真正的治疗;
   (二)强调身心合一,并从治心着手;
   (三)重视整体疗法,强调人体酸碱平衡的保持,认为“万病由酸起”,即人体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
   (四)疾病是人体为求迈向调和的自然排毒现象,不提倡用药物乱加抑制。
  
   2 万病由酸起
  
  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有垃圾、毒、毒素等多种名称,因为都是酸性的,常称它为酸或酸毒。
  (一)“万病由酸起”已是古今中外所共识:古中医学就强调:“血浊万病到,万病由酸起。”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先生也指出:“人体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愈来愈多,不断堆积,疾病就会产生。”
    美国著名的亨利-G-比勒医学博士说:“疾病源自毒素。”
   “没有酸碱平衡,绝对不能保持健康。”台湾林光常博士说:“毒的累积是致病的根源,毒的排除就是健康的起点。”
   “毒留百病留,无毒健康游。”联合国世界自然科学组织执行主席、中华自然医学创始人、台湾医学博士张家瑞在《不生病之真法》中也强调“万病由酸起”。
  
    (二)人的体质(即内环境)是根据血液的PH值划分的。PH值在7.35~7.45之间被称为微酸性体质,但在人群中仅占10%;人群中大多数人(约占80%)和病人(约占10%)的PH值都在7.35以下,被称为酸性体质。当血液PH值低于中性7时,会发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6.7时,人就会死亡。由于血液的PH值不容易测定,人们常用早晨起床后首次尿PH值来取代。理想的尿PH值在6.4与7.0之间。当尿PH值超过7.0时就必需提高警惕,它可能是向你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在大多数病人当中,尿PH值低于6.0时呈酸性,慢性病人尤其如此。一些重病号的尿PH值更是低到4.5。
  
    (三)人的老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体酸性化过程。由酸性过多引起的成年人疾病大致可分为四类:
  1、肠胃道酸性过多会引起便秘、慢性腹泻、四肢酸痛、烧心、反酸、胃溃疡等。
  2、强酸或酸性盐堆积在关节或器官,会导致肾结石、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3、酸毒能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炎及各种癌症。
  4、强酸与钙、镁结合为固体酸性物,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四)导致酸性体质的原因:
   1、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
        酸性食物包括米、面、鸡、鸭、鱼、肉、海鲜、蛋、饮料、糖、饼干、咖啡、红茶、汽水、可乐、精致食品、加工食品以及食品中的防腐剂、添加剂和对身体有害的香精、调料、西药等;
        碱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土豆、小米、荞麦、草本植物、草药茶、水果茶、豆制品、乳制品、海带、海藻类、虾皮、醋等。
        如果吃的酸性食物太多,碱性食物太少,就会形成酸性体质;
   2、运动不足和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等;
   3、环境污染:包括细菌、病毒、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电磁波污染、噪音污染等;
   4、过重的心理负担产生的情绪毒、语言毒、思想毒和潜意识毒。
  
     (五)为何万病由酸起:
   l、酸性体质含有大量胆固醇、中性脂肪,导致血浊,使酶促反应效率下降,血液粘度上升,流动性下降,影响血液循环的效率,废物就不易排出,使肾脏、肝脏的负担加大,新陈代谢缓慢,各种器官的功能减弱,免疫功能下降,无法防御外部病菌与病毒的侵袭。
  
     2、当人体的体液、血液有了酸毒时,人体为求迈向调和之道,人体的脑下垂体(即人体的自律神经中枢和内分泌中枢)则将命令甲状旁腺分泌激素,刺激骨骼,使骨骼磷酸钙中的钙离子(俗称—骨髓)分离与释放出来,由于钙离子系属碱性,故可中和体液或血液中的酸毒,使人体酸碱平衡,方可无病,由于人体的酸毒日增,使骨髓不断地释放,古人常言:“十滴血一滴精,十滴精一滴髓。”骨髓是人体的生命之源,当骨髓将耗尽时,万病即至。
  
  3 疾病是一种保护人体的方法
  疾病是我们人体最高功能的表现形式,是身体某部分在尝试摆脱引起疾病物质的努力,是一个不寻常的排毒过程,它也是为健康而战,痰、咳、汗、尿、大便、发烧、发炎、肿胀、疼痛、溃疡等都是人体为迈向酸碱平衡的自然排毒现象。例如,发烧能调动起体内的防御机能,靠提升体温来加快新陈代谢,等升高的体温完成既定任务后身体自然就退烧了。疼痛是人体最有效的警告信号,它提醒我们需要排毒,以帮助病体的治疗。自然医学对于人体的自然排毒现象主张疏导,反对抑制,抑制虽可让人体不必承担种种排毒的痛苦,但要付出药毒危害的代价。对于疾病,我们应该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由于自然医学效果比较慢,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现代医学的方法让病人度过难关,但不能依赖它。
  
  4 人体的自然本能能够排除酸毒
  人体本能是源于DNA内在本质的自然倾向。它总是处于备战状态,随时准备出击。当体内有酸毒时,它可以通过粪便、黏液、胆汁、尿液、汗和眼泪等形式排泄出来。充分发挥和保护人体的排毒作用,是自然医学排除酸毒的精髓。
  
 (一)人体抗病的三大防线:
   1、人体的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淋巴循环使酸毒有充分的机会与人体强大的排毒细胞的表面发生接触,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球等,超过99%的可溶解毒素能够被淋巴球俘获,并从不停流动的淋巴液中过滤掉。
  由于人体七成的淋巴分布于肠道,使小肠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免疫功能的器官,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等免疫系统器官进行比较,小肠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器官,因此,小肠可以被列为人体抗病的第一道防线。
   2、肝脏是人体中主要的解毒器官。所有的东西在进入循环之前,先进入肝脏,然后再寻找进入身体的途径。肝脏是所有器官中含钠最丰富的,而钠也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主要化学元素。酸毒和其他有害物质被肝脏所中和,且被肝脏的分泌物即胆汁通过肠道排出。因此,作为身体最大的钠库,肝脏很明显就成为人体抗病的第二道防线。只要肝脏的功能完好,血液就能保持纯洁。
   3、当肝脏不能过滤血液或肾脏发炎的时候,可预料酸毒将进入血液中。而有毒的血是一定要排除它的毒素的,要不然人就会死亡,抗病的第三道防线——内分泌腺便开始起作用,协助身体中和或排除酸毒。各个内分泌腺分泌出来的特有物质便是激素,也就是血液中的生化使者。
  体内有许多腺体,如肾上腺、甲状腺和脑下垂体等。肾上腺的分泌物是维持生命及健康最重要的腺体,它控制身体的免疫程度、控制凝血、控制肌肉的健康状况;甲状腺是天然的步调调整器,可调节所有身体组织的氧化作用,修补受损或有病的身体组织和正常细胞的生长,控制身体三种皮层(外皮层、内皮层和黏膜)的所有功能;脑下垂体是腺体之王,它除了进行自己的重要作用外,还要调节其他腺体,如流经它的血液含有酸毒时,它便会与甲状腺和肾上腺一起清除血液中的酸毒。
   (二)内分泌腺能够激发肾、肺、肠道和皮肤这四大排泄器官排除酸毒;
   1、肾脏是主要的废料处理系统,是排除酸毒的忠臣。肾脏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人体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肾脏是人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核心器官,在人体里有两个肾,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过滤新陈代谢的废物,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废物,经过输尿管的过滤,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将需要排除体外的终尿透过膀胱和尿道排除体外。
   2、肺的排酸功能:肺是人体天然的高级气体交换机,它使我们吸进生命不可缺少的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每一次呼吸过程中会有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被吸入肺部的腔隙,但我们肺部的防御系统,可以将诸如花粉、灰尘、病毒和细菌这样的异物排出气道。
   3、肠道的排毒功能:肠道排除大便,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废物、酸毒。所以要想办法保持肠道排便功能的正常。
   4、皮肤的排酸功能:它是排除体内酸毒的第一道防线,它不但挡住了细菌的入侵,而且还能分泌酸性保护膜,能杀死病源菌或抑制其繁殖生长,形成固若金汤的防御系统。为了构建更为坚固的堡垒,皮肤还招募自己的部队充实自身的防线,允许部分“友善”细菌和真菌在皮肤上寄宿,训练并利用它们抵御致病菌的入侵。当你出汗时,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并贮存在皮上层的毒素通过你的毛孔排出,促进了你的体内净化过程,加强了免疫系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