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乔良
乔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53
  • 关注人气:14,6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时代错位的慧心和感悟

(2017-09-02 22:28:38)
标签:

徐铁云

胭脂俏

慧心

九曲流觞

包容

分类: 评论

  与时代错位的慧心和感悟

   ——序徐铁云《胭脂俏》

                                                                      


读徐铁云的文字,有一种时空错位感。

那感觉,就像明明走在繁华都市的步行街上,路人摩肩擦踵,路旁店铺林立,不经意地,你却推错了门,进错了房间。你还来不及把视线从满街真真假假的LV包和阿玛尼T恤上收回来,迎面就撞上了在雨巷中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少女和最是那一低头时的娇羞的少妇。恍若隔世。

徐铁云的文字,凄婉、落寞、怀旧,有一种挽歌式的美。这美,与时代不合拍,但却美的让人心痛。

写胭脂(《胭脂俏》),她说:“胭脂,是女儿家的心事呢”,又说,“胭脂,是独属于古典的艳汁芳泽”,“看那一片妃红、霁红、桃红、玫红、西瓜红的胭脂满满地盈在一只只蛋圆形的锦盒里,等着挑剔的女人们唤走它们。”“爱胭脂的女人即便不涂也一样的美丽,美早就氤氲在那抚养胭脂时一低头的温柔里”。字里行间,是不是浸透着上一个世代的汁液?

写梅花(《一树梅香》),她说,“我仰望了她很久,那一树梅就那样将我静静地挽留在她的暗香里”。写梅开,她不说寒梅怒放,傲雪凌霜,而说“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绝处逢生的喜悦”。对梅的喜爱,似乎要比林逋、陆游多了一丝敬畏?

写市井(《市井声》),她说,“我知道我能耐得住白天喧嚣的挑逗,却抵抗不了夜晚魅惑的闹热”,因为“季节老得比女人还快”,“我想蹦跳着去拾秋,在秋还没踩着树梢去冬眠的时候”。外在的沉静与内心的狂野,为“女人是夜的动物”做了最好的注脚。

而写民国女人(《民国风情》),她却“临水照花人”,把民国的名女子们逐一巡美一番,不吝将溢美之词大把地奉献给当之无愧张爱玲和孙多慈之后,却把欣赏之意,留给了胡蝶。这很出人意料,也让人觉得不解。但如果你能想到这或许就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就不难理解,出世才华和入世人生,其实是不可兼得的取舍。在这一点上,徐铁云有她自己的感悟和慧心。

这感悟,这慧心,在一个浮华、浮夸、浮躁,无人静心阅读,无人漫步宁思,无人体味风拂杨柳、雪落花开的时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许有人不屑于这种过于小资的情调,甚至讥之为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但当太多的人在追逐效益和利润,在炫耀财富和奢华时,如果还有人能超然物外地坚守自己对美的细致入微的审视,对善的入骨入魂的期许,这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什么都不缺,就缺一种停留,一种简慢,一种单纯的高贵。就此意义上,我欣赏徐铁云和她的《胭脂俏》。

徐铁云和她的文字,让我有一种久违了感觉。在看惯了太多的大江东去,惊涛裂岸,以及那些故作豪雄、深沉状的文字之后,能看到一弯溪水,九曲流觞,在时下,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和享受。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包容,包括包容与时尚不合拍甚至拒绝合拍的雅致。

《胭脂俏》就是。

 

                                                           

                                                                  2017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