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英语是跳动的“音符”
(2010-03-31 22:40:37)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山之玉 |
英语是跳动的“音符”
作者:周琴
关键词:英语 音符 美感 体验
摘要:学英语像是在练唱歌曲,只要学生能投入到美妙的歌声里面,相信他们能唱出动听的旋律来。让学生体验跳动的“音符”,相信他们能在这里陶醉。
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绚丽的花朵是美丽的,七彩虹是美丽的,灿烂的笑容是美丽的,还有那丰富的语言也是美丽的,英语正是这语言中的一条小河,一个个字母是组成小河的浪花,一个个单词是跳动的音符,一个个句子汇成了一首美丽的歌曲。作为一名英语学习的传授者——教师,也就成为这首歌曲的指挥者,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这英语带来的美呢?许多人认为学习英语很枯燥,不过是一些读读背背,写写记记的东西。何以美言之呢?其实作为语言,英语本身是美的,动听的,只是由于探索、学习的方式不同,导致了学习的过程有枯燥乏味的,也有妙趣横生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
一、在学生心灵中渗透美。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PEP教材中随处可见这种美的教学内容,如在“What’s the matter ,Mike ?”。在这一单元中,不仅学习了几个关于“疾病”的单词,还学习了如何关心“病人”,让学生学会询问:“What’s the matter?”、“How do you feel ?”并对身体或心情不适的人表示关怀:“I’m sorry to hear that.”“Don’t worry.”也许这些句子学起来并不难,但恰恰就是这样简单的句子让学生明白了关心别人也是一件简单和有意义的事,从而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二、让学生在语言中发现美。
在学习中,我们发现,课本里最吸引学生的内容是“Let’s do”、“Let’s chant”、“Let’s sing”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并不是无意义的符号,而是充满动感的音符,每一句读起来都是那么朗朗上口,让人不禁跟着音乐节拍动起来。教师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流利的英语口语,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接受美的熏陶。如在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习关于学校功能室的单词时,有这么一首歌谣:
School days, school days.
What a lot of fun!
Read in the library.
Draw in the art room.
Eat in the canteen.
Play in the gym.
School days, school days.
What a lot of fun!
这首歌谣让学生在充满节奏感的朗读中学习单词和句子,形成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环节,结合课文内容特点,通过各种生动的教学手段,直观的教具、语言艺术,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的美育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认识心理,都是从感知到认知,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种形象的认识,再过渡到抽象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单词的读音、拼写,却不让他们体会这些词的美,那学习的过程必定是枯燥的。如在教runwalkjumpswingflyswim等词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里动物的动作,让学生在感知上有一种认识,再配合教师形象的肢体动作,并且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学习动力而不是学习压力。而产生这种学习动力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师的积极参与之美、形象生动的语言之美。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的快乐和美的满足感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四、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探索美。
第二课堂作为一种英语学习的拓展、延伸,它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述说、动脑想象的同时去探索课本以外的天空,这也是对课本内知识的很好的巩固,课本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当学生学习之后,还应当运用于生活、反馈于生活。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不应该是独立的符号,而应与各种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外活动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勇敢地用英语去探索。如在学完有关蔬菜、水果、肉类等单词之后,我让学生下次去supermarket时,把这些食物找到并用英语描述一次,回来后再与同学进行交流。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upermarket?
I can see some potatoes.
What colour is the potato?
Iit`s brown.
这样许多在课文中没有形象意义的句子马上就变得生动起来,这就是用英语探索生活之美。
美来源于生活,通过眼睛的发现,渗透到心灵深处,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这种美融合到教育中,也就形成了美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时间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乘着美的翅膀,遨游英语世界,让一个个单词,一个个句子变得生动、美丽,让学习因故成为一件趣事。
参考资料: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