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人》:君子不逑女秘书

(2009-11-10 08:42: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人》

我是女秘书,不是“小蜜”,但谁信?连我男朋友都不信。

 

倾诉/陈 菲  整理/清 子

窈窕淑女,相亲犯冲

我自认是“三好女人”:工作好,容貌好,脾气好。当年学的是新闻秘书专业,按照专业对口原则,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知名私企当了部门经理助理。没有其他特长的我老老实实“干一行爱一行”,没想到却在几年后一路升迁成了总经理助理。

总经理助理,月入8K起,光鲜的办公室,光鲜的穿着打扮,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份工作不好做,极易成为流言中心——谁不知道它其实就是女秘书。“你老板骚扰过你没有?”连我妈起初都这么说,可见“女秘=小蜜”的社会刻板印象有多么深刻。

趁着我还年轻拿着高薪,我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安排相亲上了。第一次是见名IT精英,温文尔雅,言辞谈吐不俗,眼神流露出对我的认可。正当我也对他产生好感时,对方却消失再无音讯。男方的介绍人说:唉,你的职业……我当初没明说,没想到你直接就告诉他了。

我不觉得坦白职业有什么错。第二次见了位公务员,介绍人眉飞色舞地介绍:小菲这么年轻就是总经理助理了。这话却让本来话就不多的对方更沉默了,然后我听见他的电话响:“啊!临时紧急会议?”

这样的事我见得多了,电话那头肯定是他哥们。

第三次,第四次……当第八次相亲都以男方的再无下文告终时,秉承心怀坦荡不隐瞒职业原则的我开始反省:我是不是和相亲犯冲?

 

相亲9次,捡到经适男一枚

认识现在的男友时,我已经29岁,对相亲失败产生了抗药性。所以第九次相亲的成功实在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男方在高新区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普通小职员一枚,也许是因为搞人事工作的,对女秘书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所以开门见山就表达了诚意:“秘书是老总的得力助手,说明你工作非常出色。”这样的话让我稍感安慰,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正式交往后,我发现自己捡到宝了。男友是个细腻的人,经济不富裕的他给不了我物质上的惊喜,精神上的关心便更无微不至。加班时,会打来电话提醒我“记得吃饭”;周末休息时会主动邀约我去植物园动物园散心。

但他对我的最大支持是理解。作为一名秘书,我经常得和老总一起加班甚至出差。我曾开玩笑问对方:你就不担心我和老总在出差时会发生什么吗?正在帮我收拾行李的男友头也不回地回答:“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做那样的事也不会和我在一起了。”但身为男友,他还是例行公事地强调对我的保护欲:“不过,如果谁真敢对你图谋不轨了,我决不轻饶!”

如果没有他那帮朋友的出现,我们结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真朋友不会破坏人家的爱情

也许是和男友在一起的日子太舒服了,我几乎都遗忘了外界对女秘书的种种流言蜚语。

男友的大学死党趁出差间隙来看望他。交往手册上说:认识他最铁的哥们意味着结婚的开始。

可看见对方的那刹那,我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世界真小,竟然是合作公司的人。

“这不是王总的秘吗?”那个“秘”字在对方的嘴里咬得特别重,听在我耳里尤其刺耳。我偷偷观察男友的脸色,他沉浸在会见老友的兴奋中,这个小插曲似乎并没打扰到他的心情。

但这顿饭我吃得难受。也许老天要开始考验我了。

越进入他的圈子,我对恋情的信心就越动摇。不久后,男友又带我与他的几个朋友聚会,闲聊时,有人有意无意地讲起“潜规则”的话题:行行都有“潜规则”,吃回扣,办公室恋情,空降部队,对了,还有小蜜,好多女秘书,啧啧。

我坐立不安,恨不能马上走人。昏暗的灯光里我看不清男友的表情,猜不出他此时的想法,这让人更忐忑不安。怨气在我心底膨胀:这就是所谓的铁哥们、好朋友?真要是朋友,怎么会第一次见面就说人家女朋友的坏话、破坏别人的感情!

舆论如此强大,让少数派折腰

男友的朋友圈我可以尽量避开。可他的家人亲友我没法躲避。男友父母知书达理,知晓我的职业后并没有介意。“小菲是个好姑娘,我们看得出来。”但准公婆代表的只是少数派。  别人在得知他们的准儿媳是女秘书时,常常露出异样之色。

周末,我照例去拜访男友的父母。走进小区大门,花台边扎堆闲聊的几个女人一见到我便鸦雀无声,走远几步,我听见她们在背后议论我:“老何家也真是,找个女秘书做儿媳!”“收入再高,谁知道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如此刺耳的话像刀锥在我心上,眼泪禁不住涌出来。

“身正不怕影子歪,咱不去理会那些闲言碎语。”饶是这样安慰开导自己,可听的话多了,怀疑的种子在心里就扎了根。他父母真的这么豁达?男友真的像他嘴上说的这么理解我?

再想到因为我,让男友的父母也成为小区里闲言碎语的话题之一,愧疚和不安感更深了。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平安而幸福的生活,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他们抗不住亲友邻居们的舆论压力要我们分手?

 

经济基础决定爱情指数

不安感慢慢应验。我敏感地察觉到男友的微妙变化。交往近两年后,他对我的频繁加班、出差有了怨言;我和老总出差时,他会问清酒店房间的号码,深夜打来长途电话,我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他聊上许久。出差回来,他的拥抱也没有以往那么热情,常常旁敲侧击地问我整个出差的过程。

“你工作这么辛苦,要不换一份工作?”男友甚至为我张罗跳槽的事。我有些动摇。为了爱情牺牲工作,对女人来说是常事。可为了一个开始怀疑我的男人而放弃高薪,从事我完全陌生的工作,真的值吗?

我并不是物欲感太强的女人,但我凭能力让自己过上优渥的生活,问心无愧;何况,结婚要买房装修添置电器家具,以后还要养孩子,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钱,如果换工作,收入会大减,经济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我也能理解男友的顾虑。女秘书的名声在坊间并不好,一些同行凭着自己年轻美貌成了二奶小蜜,毁坏了整个职业的声誉,我相亲屡次失败,就是这个行业从业者的写照。可如果我现在同意他换工作,他会不会更确信女友以前“的确有点什么”?

犹豫间,男友下了最后通牒:这份工作真的比我更重要?

换了工作,我的爱情和婚姻就能保住?是放弃工作的熊掌赌婚姻的鱼更美味;还是宁可放弃鱼,继续啃单身的熊掌?

 

更多文章

《家人》:爱被启迪未必是福

《家人》:给太太道歉的学问

家人》:差点成了陈冠希

《家人》:有上进心的煮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