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王渔
结婚数年的夫妻,往往激情不在。几天不见,不觉得孤单;不化妆不打扮,不觉得不妥;缺情少性,认为纯属正常;有怒就发有怨就报,认为发完报完便烟消云散——老夫老妻了,还在意那些计较那些干嘛呢?我们的爱情已经升华了,变成亲情了!
亲情真是一个完美的借口。它可以使懒惰变得堂而皇之,把信任变成依赖并且抹杀了责任,让忽略不知不觉成为生活的本身,甚至为出轨找到冠冕的理由。
没错,爱情确有亲情的成分,那是长期共同生活、相濡以沫得来的血脉相连的情谊。然而,血缘的亲情,其爱是本能的、无条件的,没有选择的——当父母生下你那一刻,你便命定是他们的孩子,当你生下孩子那一刻,你便命定是他的父母,无论美丑、贫富、岁月、厌倦、愁烦;爱情则是两个没有关系的人心理和生理成熟以后产生的感情,它是有条件的,非本能的,可选择的。
所以爱情不是亲情,可以容忍对方说,“我就是这样,改变不了!”
爱情不是亲情,可以把你人生成功和快乐的责任全部交托给对方,拒绝成长,拒绝担当;
爱情不是亲情,可以漠视不关注不坦诚不沟通不努力。
爱情本是倾慕之情。相爱的人必能从对方身上找到让他(她)敬慕的特质,令其愉悦并感到安全。这种特质可能因成为常态趋于消失。我们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使之得以延续。
爱情本是激情之情。司汤达说,最高的爱情是激情之爱。激情不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它需要制造,学习技能,并勤于耕作。两个人彼此钟爱,是因为对方具备了他在乎的价值,比如美丽,但美丽可能随时间消逝,比如金钱,但金钱不能解决一切——当一种价值渐渐减少,新的价值尚未生成时,激情就可能退去。这时便需要营造新的共同价值,比如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从中获取共识和彼此认同;比如尽可能的亲密接触——凝视、抚摸、拥抱、亲吻,用一切感官去体会对方。
爱情要求给予和付出的对等。如果一方总是付出而另一方总是得到,那么总有一天,爱会因失衡而破碎。
爱情是需要经营的,不管多稳定的爱情,都只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样适用于婚姻中的爱情。
所以,最平凡的婚姻把爱人当亲人,最成功的婚姻却是把爱人当爱人,相互欣赏,彼此爱恋。
因为彼此爱恋,我们才在意对方的感受,关心他(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才会发现对方身上闪光的优点,才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时收获相爱的惊喜、付出的欢乐。
因为相互欣赏,我们才在爱对方的同时更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容貌、衣着、学识、谈吐,关心心灵的成长,梦想的实现,才会在时间的冲刷下葆有恋爱的激情。
——婚姻就是要求我们长久地,不断地,重复地爱上同一个人。
所以,不要以亲情之名,阻碍爱情在婚姻中的延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