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盐仓村落民居的沧桑变迁

(2011-07-22 21:17:37)
标签:

乐氏

定海

刘氏

盐仓

黄泥

杂谈

分类: 田园怀旧

  

盐仓村落民居的沧桑变迁

 

在历史上,盐仓这一块土地不但文脉绵厚,如900多年前创办过闻名的虹桥书院,历代出现过不少名人,在茅岭古墓中曾出土过宋代古砚和战国陶器,大量的古迹、遗址和古墓葬随处可寻,而且盐业、农业、渔业、水利等诸多经济要素发达,是一个集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原始的手工制盐工业于一体的乡镇。生存资源的多样性让世代居住的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明,他们聚居的自然村充分显示了遵循文化和经济两大体系脉络的基本走向、凸现文化和经济功能对其聚居群落发生变迁这一规律,它们一步一个脚印,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家园,从幽远历史深处款款而至,一直走到现在。

盐仓的村落布局,基本上是西南部沿海螺头村以渔业为主,南部近海口的平原地带是历史上有名的晓峰盐场区和农业区,由于靠近城区,又是西乡片商贾乡民出入的必由之路,所以同时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北侧的义页河流域既有着丰沛的水系,也有呈畚箕形的群山环绕,而缓坡上就是成片的旱地和丰美的牧草,先民曾经在这里以耕樵牧猎为生。不同的自然资源形成不同的生存经营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便自然形成群落分割,渔民、农民、盐民各得其所,相安千年。

盐仓北端共裕村的义页河山地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氏大族。康熙年间刘家先祖携妻自镇海贵驷桥迁至于此定居,这里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他们垦荒栽种,耕樵饲牧为生, 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开拓创立基业,最终形成大族。现存的刘氏大宅屋宇精美,雕梁画栋,内院的门窗均以木雕的花格窗为主,门窗上的万字花格、寿字格或斜纹格均是用手指般粗的楠木或紫檀木用隼头盘出来的,檐阶廊柱后的抬桁采用极为繁缛细腻的刀法雕缕出人物花草,单独取下就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做工极为精细;而屋后的所有窗户,均以石刻花窗为主。这些雕花石窗别具一格,形态各异,是定海有名的石窗棂雕饰之集大成者。 刘氏在当地发迹后,注重耕读并举,故后代十分聪颖骁勇。据文史资料记载称“同治元年义页河士绅刘孝谐率团勇四百余人”协同定海知厅合力击溃太平军附天侯王义钧进攻定海城,致使敌酋王义钧阵亡。孝谐公带领族人家丁团勇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大义凛然与太平义军副首领谈判,向敌酋晓陈大义,最后迫使义军后撤,兵不血刃保卫了城区。“舌战退长毛”成为百姓美谈。孝谐公的退敌事迹经定海知厅刘国观上呈宁绍道台,于同治二年奖以“智勇有方”匾一块,悬于刘氏大宅大堂前。这是刘氏一族最为辉煌风光的时代。清季后由于族人不断增多,田产不济,后辈纷纷外出另谋他业,刘氏一族才逐渐凋零。但从现有的格局上看,尚可以让人联想当年的盛况。当然,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义页河社区的中心村落,由于交通相对便利,田园广阔,现在的刘宅周边尚有一定数量的民居,只是刘氏一族已成为寻常人家、普通百姓。先人的英勇伟绩只是留在家谱和祭文之中,供后辈作为祭念先祖时的资料。此外,义页河区还有其他一些家族,如曾经也在这里有过辉煌家史的谢家、姚家、颜家也同刘家一样,早已回归普通的农居生活,竹篱茅舍,布衣淡饭,在义页河的草野自然和秀丽山水之间,吟唱了上百年的田园牧歌。

虹桥社区黄泥岙自然村是另一个版本形式的村落。与共裕村开阔的视野相比,这是一个真正被裹挟在“大山的皱褶里”的村落。它座落于定海著名的双髻尖山麓西侧和牛头岗山麓的南侧,在双山夹崎中孤立地生存了不知多少年,左方、右方和前方均是巍巍的青山屏障,白日为之掩蔽。一条唯一的用鹅卵石铺就的村道蜿蜒地通向山脚下,那是黄泥岙村民唯一维系着外部世界的生命之脉。而小道的另一端,却一头钻入深山密林之间,似乎永远地消失了。村落的布局让人联想到最早的先祖可能有一种避祸的心态,正是由于这种极其闭塞环境,才让先祖达到了“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目的,然而生命的隐患一旦消除、避祸不再有实质意义之后,追求生活质量、走出大山也便成为后世的首选,因此黄泥岙最后造成衰落的结局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这样一个闭塞的小村落,也曾在这里出现过一户大宅门乐家。

乐氏大宅虽然位于深山密林之间,前有一条溪坑,后有高山,这使得它的地基位置显得非常逼仄和侷促。但是从外观看,实在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它的富丽繁华和巍峨气势程度毫不逊于定海城区的一些大宅门。入宅前有一道朝南的大墙门,墙门上正面、背面均有极为精美的灰雕,进入墙门后是宽度约为4米的七级石阶,登上石阶后左转,又是一道朝东的过堂墙门,进深和宽度均约3米,这个“过堂”可容轿马进出而不受雨天的影响。过堂的壁画依稀尚存,那些画面上的人物和花卉折射出明清时代的风格,让人顿发思古之幽情。穿过“过堂”,才到了一个大院子,大宅正面朝向大院,四开大间,廊柱矗立、曲径低回,七架拔沿唇,内有阁楼,清一色的雕花线条木板壁,屋内自然是雕梁画栋,俨然庭院深锁,闺深如海。西侧一大片空地基,显然是那里原有的屋宇早已倾圮。

相比于刘氏一族的轰轰烈烈,乐氏一族在盐仓黄泥岙的深山中好似昙花一现。它像一个“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小家碧玉,深藏不露,为世人所不识。因为黄泥岙本来就藏在“大山的皱褶”里,而乐氏大宅又藏在黄泥岙的最深处的角落头,并且早已人去楼空。

传说这一座豪宅的主人乐氏先人幼小时出身在这个村子里,后随族人一道出门谋生。民国时期在上海做煤炭生意发迹,之后,效法楚霸王“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之说,耗巨资在自己的老屋基地建了这个豪宅,小小的黄泥岙大为轰动,建好之后托一些旁族和亲戚管理,复又回上海营生,自己却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一天。建这座豪宅的作用似乎只是为了这一次的轰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乐氏的后辈因为要插队落户,便主动要求来老家参加农业劳动。这已经是乐氏的第三代,据说该知青名叫乐源,乐源住了几年后因落实知青返城政策,返回上海,屋子又空了,有几位乐氏的旁族曾来住过,却大多数得病亡故,最后一辈死了之后,遗孀嫁人一走了之。从此乐氏绝后,豪宅似乎变为凶宅,再也无人居住。有人说,这房子风水不好,又有人说,既然风水不好何能发财?必是动过祖坟。如此等等,莫衷一是

该宅后半进全部倒塌,片瓦无存,只存前半进。北屋的厨房内已长出碗口粗的树木,剥落了红漆的柱子上缠满了藤蔓,院前蒿草掩脖,景象十分惨淡。

“沉舟侧畔千帆过”,时代的变迁让盐仓的村落、民居不断地得到刷新。在整个盐仓,还有许多古代的“大宅名门”能够有权威性地诠释当地的历史,以家史方式讲述民俗和民风,这就得依靠今后行家进一步的挖掘。随着盐仓农业和盐业的发展,加上水利建设需要,与刘氏族人一样,居于山地的村民逐渐向南迁移,向城区迁移。其中以火烧岙、黄泥岙自然村的村民外迁更为明显。火烧岙由于虹桥水库的建造,隔断了村民的出路,至今早已成业个废弃的小荒村,而黄泥岙除了仅有一户谢姓的老夫妇外,也早荒无人烟。在近城郊的晓峰岭一带,千年前盐监柳耆卿管辖的数千亩煮盐海涂,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稳产高产农田之后,随着兴舟大道、昌洲大道、鸭老国道的开通,无论是连接蓝色公路还是跨海大桥,都在这片区域穿越而过,这一热土效应旋即又将这些农田在一夜间成为密集的住宅区和临港工业基地。沧海桑田,盐仓村落民居的演变让人顿觉眼花瞭乱,目不遐接。

但是,原生态的景观并不会被冷落,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趋之若鹜宝地,这些被遗弃的,或者人口正在逐步减少的、以留守老人为主的古村落、古民居,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其人文底蕴和她的原始风貌,是宝贵的旅游业开发资源,相信不久的将来,有着前瞻意识的盐仓地方长官,将会重新拉开这片深藏不露的土地帷幕,并以崭新理念,将这些“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小家碧玉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人一睹其芳容,届时必定让人惊艳不已。

 

http://s5/middle/5d963130ga8c5dd1f9a74&690盐仓南端近海区今貌

http://s9/middle/5d963130ga8c5de38b2a8&690叉河共裕村刘氏宗祠

http://s12/middle/5d963130ga8c5df953ceb&690刘氏大墙门

http://s1/middle/5d963130ga8c5e1198df0&690石窗之一

http://s8/middle/5d963130ga8c5e1db98b7&690石窗之二

http://s3/middle/5d963130ga8c5e513f372&690前院的木格门窗之一

http://s4/middle/5d963130ga8c5e6405f93&690木格门窗之二

http://s12/middle/5d963130ga8c5e72349ab&690门腰上的浮雕

http://s7/middle/5d963130ga8c5e95962a6&690黄泥岙

http://s13/middle/5d963130ga8c5ea3ccc5c&690黄泥岙乐氏大墙门

http://s13/middle/5d963130ga8c5eae484ac&690进墙门内有七级石阶

http://s6/middle/5d963130ga8c5edc4df35&690廊柱

http://s13/middle/5d963130ga8c5ee96e53c&690过堂墙门上残存的壁画

http://s8/middle/5d963130ga8c5f2eab747&690黄泥岙村现存住户谢姓老夫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