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学】全面性发育迟缓
(2019-01-27 14:21:11)
标签:
防御医学康复医学全面发育迟缓残疾医学 |
分类: 基础临床医学 |
一、定义
全面性发育障碍(GDD)是婴幼儿运动、语言、认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标志性的发育指标/里程碑没有达到相应年龄应有的水平,表现为患儿在粗大/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交流、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两种以上发育迟缓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诊断年龄小于5岁,GDD是暂时性或过渡性的。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5岁以下发育早期的儿童,临床上具有暂时性、预后不确定性特征。
(2)有2项或2项以上标志性的发育指标,没有达到相应年龄水平。
(3)与遗传、代谢病有关。
(4)共患病
(二)诊断
(1)5岁以下发育早期的儿童。
(2)有2项或2项以上标志性的发育指标,没有达到相应年龄段应由的水平(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因年龄过小而不能完成一个标准化智力功能的系统测试。
(4)发育量表测试结果指标低。
(5)有高危因素:例如脑损伤和母亲不良妊娠史
三、康复治疗
(一)早期干预
1.以游戏为载体,让患儿在快乐环境中主动接受训练。
2.引导式教育法:通过娱乐性、节律性意向刺激激发患儿兴趣,引导诱发儿童的学习动机,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向往目标,主动积极参与各种训练,在训练中,不要过多帮助患儿完成某一工作。
3.活动观察训练(AOT)让患儿主动观察(微笑、伸舌、点头或面部表情)或物(玩具、个性化和特殊的仪器设备),进行反复主动的模仿训练。
4.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AME)疗法,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治疗方式,结合父母的问题和要求,以及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制订训练信息、运动训练,家庭教育与丰富的儿童学习环境相结合。
(二)物理治疗(PT)
1.运动疗法
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平衡功能而改善功能障碍。
2.物理因子疗法:应用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因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治疗。物理因子疗法主要有电疗法、水疗法、传导热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经颅磁疗法、磁疗法等许多种类。
(三)作业疗法(OT)是指通过有目的训练、游戏、文娱活动等,促进感觉和运动技能发展,提高儿童自理能力和帮助其获得学习能力。
(四)药物治疗
1.神经生长因子(NGF)
NGF具有促进神经元分化和成熟刺激胞体树突的发育,防止和延伸神经元的死亡,阻止异常炎症反应的三级损伤,促进轴突生长和髓鞘再生作用。
2.神经节苷脂(GM1)GM1易于通过BBB,嵌入神经细胞结构,调节膜介导的细胞功能,促进神经重构和神经组织修复。
四、预后及预防
(一)早期预防
1.大范围的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诊断提高预后。
2.对有明显脑损伤的高危儿要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可减少GDD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和减轻其残疾程度。
(二)预后
1.部分GDD患儿通过积极干预可发展正常儿。
2.减少GDD患儿可发展为智力障碍(IDD),脑性瘫痪(CP),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语言发育障碍,学习困难和多动伴注意力缺陷。
后一篇:【儿童康复学】发育性协调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