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去病墓石雕之“卧牛”

(2016-07-05 16:37:34)
标签:

杂谈

国家一级文物,长2.58米,宽1.6米,高1.15米。取天然巨石,采用圆雕手法,雕琢出回首的卧牛形态.牛体壮硕,大眼圆睁,四肢自然回屈;鼻、耳、 嘴、 脖及前胸部分采用“分层减地”法,线条清晰。

 我们的祖先对牛的利用很早,据史料记载,在殷代已经盛行养牛,使用牛力。西汉初期,由于连年征战,百业凋零,皇帝也找不到四匹白色的马拉车,将相们只好牛拉车。2001年咸阳市考古所在秦都区平陵乡过双路工地发掘的北朝早期墓葬中就有牛拉车,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中就有《牛车图》。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则更为巨大,秦汉时期就使用牛拉犁的耕作方式直到现在有些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牛温顺、勤劳,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诗人陆游见到韩晃的《五牛图》不禁叹曰:引发辞官归田之意。 这件卧牛石刻形体巨大,着重头部刻画,表情安适,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已经看不到人工雕琢的痕迹,仿佛天然形成,和谐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这头牛的背及侧腹部雕刻的好象是鞍鞯和蹬,但是比例很不协调,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使用马蹬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个到底是何物,有何用途,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证实。 

http://ww3/large/5d92c9f1gw1f5j44ncorbj21kw16o4f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