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珞珈山
(2021-11-12 16:06:51)
标签:
珞珈山武汉大学樱花大道张之洞洋务运动 |
分类: 拾逝中年 |
净土珞珈山
武汉的东湖之滨,伏卧着一座深幽秘邃、连绵起伏的静谧山峦。在车水马龙、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这样一块花木葱茏,异鸟时鸣的天然净土,就像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长者,令人景仰。
在一片夏日的晨曦中,我走进了珞珈山。
此山原叫罗家山,也有传说说观音曾在路过此山时,遗落了袈裟一件,故亦名落袈山。还有说是楚庄王、孙权等帝王曾在此歇过脚,而名曰落驾山的。不管怎样,现在它叫珞珈山,是闻一多改的,他当时是国立武汉大学的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是一位篆刻学家,对金石造诣颇深。珞是形容石头坚硬,而珈是指玉饰,珞珈应是坚硬的玉石之意。暗含着武汉大学当年在此辟山建校创业艰难的寓意。
说到武汉大学不能不提到湖广总督张之洞。
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曾国藩、左中棠、李鸿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他创办了自强学堂,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从一开办便仿照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率先实行分科教学、按班授课的体制,为此后许多学堂进行分科教学开创了先河。自强学堂在当时社会影响较大,其成就与水平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清史稿》写道:“查京外学堂,办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
除此之外,现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农务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都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先后诞生的。其实,张之洞在从湖广总督调任两江总督后,又在南京创立了三江师范学堂,这是南京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工业,也与他的教育强国思想有关。他认为,中国文化士子都是从“圣贤书”里钻出来的,口里喊着“治国平天下”却不屑于学习"工艺"。而真正的工匠又缺乏理科知识,这是中国人才匮乏,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他认发展新式教育要培养两类人才:工程师和技师。应该说,张之洞的这个教育思想就是中国早期的职业教育思想,现在我们呼唤的“工匠精神”也与此相通。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职责,为官一任,造福当代是伟业,如果为官一方,泽被后世则堪称不朽。
就像2000年前的蜀郡太守李冰,为官五年的所有政绩都化作了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可不是形象工程,两千年后的我们还在享受着它的福利。其“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哲理,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什么是好官?这就是好官。
人们纪念他不是因为他是官,而因为他是好人。
街市的公路向珞珈山里延申,无山门、无门票,从地面上的双黄线、隔离带、单向禁行标志里,我产生了山深几许的疑惑。
漫步山里,不经意间就会被远方一个独具特色的西洋建筑的屋角、房檐所吸引,以为必是教堂或遗址一类的景点,待穿过浓荫遮蔽的草木,顺着蜿蜒通幽的曲径,到眼前才明白这竟然是:武汉大学**学院。
净心得净土。武汉大学就是珞珈山,珞珈山就是武汉大学,到底是武汉大学在珞珈山里,还是珞珈山在武汉大学里,直到我从山里出来也没弄清楚。我就是这样在里面像无头苍蝇一样转悠了一天。
随心所欲,走到了武大牌楼前。四根八棱圆柱,云纹缠绕柱头,孔雀蓝的琉璃瓦,牌楼上从右到左写着“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这是武汉大学的“门面”,大气而兼存古韵。在牌楼的背面,也刻着六个篆书大字“文、法、理、工、农、医”,概括了武大的基本学科分类。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有气魄的校名,如果从左往右念,就被念作“学大汉,武立国。”不禁使人想到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这座牌楼是新的,2013年落成,但是以老牌坊为蓝本修建的,民国老校门牌坊早已不在了。
武大的樱花早已享誉中外,正值暑假,来之前就知道与樱花无缘。虽没有樱花,但著名的“樱花大道”还是要走走的。300米长的樱花大道,只有茂盛的樱花树,繁密的枝叶,正在积极的吸取养分,为来年的落樱缤纷努力地做着准备。
“樱花大道”一旁的老斋舍更让我回味无穷。老斋舍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我是从老图书馆沿着108级台阶的楼梯下来的,登上樱顶俯瞰整个武大校园,一片碧绿便尽收眼底。据说,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老斋舍与后面的老图书馆构成了一个中西合璧、东西交融的建筑群,清晰的轮廓、流畅的线条、飞翘的脊檐、恢宏的气势,庄重和谐,宁谧典雅,给人一种空灵飘逸的感受,足以令每一位观赏者为之倾倒。
老斋舍最有韵味的,是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来为十六个宿舍门洞取斋名的。从门洞里走出,会有一种从历史里走出的感觉,我站在“月字斋”门口回头看,仿佛看到了几个留着短发、穿着学生裙装的民国女生夹着书本从我身边走过。这哪里是大学呀,简直就是一座影视城,随便一个凝眸,就会让我陷入民国风里的沉思。
武大真的好大,六一亭、樱园、广场、行政楼、人物雕塑、名人故居,百年历史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尤其是这里的植物,各种奇花异草,各类珍稀古木,目不暇接,简直就是一座被放大了的盆景园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中国最美丽的玉石,珞珈坚硬,纯洁自强。
我不清楚是怎么走出去的,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稀里糊涂的就走到了东湖边上的公交站。
再见,珞珈山!
第二年,武汉发生了新冠疫情,我相信珞珈山依然是空灵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