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桐有了深度意识,怕从床上掉下来,慢慢爬到床边探头往下看
看那谨慎的小样

上个周末两个满月酒席,一个婚礼很是忙碌,子桐也跟着大长见识。酒席上不乏跟子桐一般大的宝宝,相形之下我愈加发现她的不同。她在众人之前足可用“光彩照人”四字形容
(有王婆卖瓜的嫌疑)
人前的子桐穿着整洁可爱,皮肤粉嫩,笑意盈盈,稍作熟悉就逢人必笑,谁抱都要,闻乐起舞,听音招呼,该鼓掌鼓掌,该谢谢谢谢,本领逐一展示还乐此不疲。吃饭时坐在宝宝餐椅上或是妈妈腿上一根黄瓜就自己安静地吃半天,边吃还跟着大人傻笑,仿佛也想参与到大家的谈话中。这可动可静的表现,让我判断她并不属于人来疯型宝宝,无法控制自己。
这样的宝宝怎不爱杀人也!
子桐这样的表现从何而来?实属我有意为之。有专家说宝宝的性格相当大一部分是天生,来自于遗传,而我把这天生与遗传归为胎教。从准备怀孕开始,我就可别注意自己的心情,万事不生气,一切从积极方面考虑,每天乐呵呵。现在子桐这么爱笑,也许就于这种情绪胎教不无关系。
出生后我特别注意夸奖她,在她认真玩耍时,在她按时作息时,在她长本事时,最重要的在她什么都没干时我也夸她,我想让她知道,她的存在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她的小手小脚,就连小屁股都是妈妈最喜欢的。这样子桐对我无比信任,对自己也无比自信,每天心情愉快。
我还创造一切条件让她得到别人的夸奖,给她穿漂亮衣服,保持整洁,即使是冬天我也不在漂亮的棉袄外给她穿上罩衫之类,虽然那样洗起来方便,但我想让她美美的,从心灵到外表都美美的。
宝爸说我太惯她,我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肯定自己的做法。我想,爱的传递再多再夸张也不为过,我们中华民族是含蓄的民族,不愿意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对孩子的爱放在心里,表现在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物质需求的满足上。这恰恰是误入歧途。我希望做的妈妈是,精神上爱她,安慰她,支持她;生活中规范她,要求她。因此在亲子课上,别的妈妈总说我最放得开,让子桐一个人在游戏区自在玩耍,看她跟其他宝宝交往,受欺负,只要安全就不过问。在家宝奶也总提醒我:“你扶着啊,你看着啊,你护着啊。”我虽点头,却往往照旧。因为我想孩子磕着碰着很正常,如果怕她磕着碰着而过分保护,让她失去很多尝试,探索的机会,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