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玩具?生娃前后我的答案完全不同。生娃前我认为玩具柜台里卖的是玩具,还对自己小时候玩具的匮乏耿耿于怀,一心想着有了宝宝要给她买这个,买那个。子桐出生到现在玩具买了不少,可大多是我在玩,子桐对它们并不感冒,她有自己的喜好。慢慢地我从子桐的表现中发现,一切能让宝宝开心,得到锻炼的都是玩具。我的任务就是要帮她不断开发新玩具,新玩法。让她玩得开心,玩得快乐,在玩中成长。
从满月到现在深得子桐欢心的玩具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一根红绳。
这根红绳很有来历,它原本是宝奶精心为宝宝准备的打包带,为了吉利用了红色。可产前培训,育儿书籍上都明确反对给宝宝打蜡烛包,所以在我的坚持下,这根打包带闲置在摇床里,而现在这根打包带成了子桐最好的玩具。下面介绍三种玩法:
玩法一:缠个小团给宝宝看。(训练目的:锻炼宝宝应物能之视线越过中央线和自由调焦)
刚出月子,一天我拿着红色的摇铃逗宝宝,但是离得近了,摇铃的声音让宝宝紧张,离得远了她又看不太清,正郁闷,无意间看到了这根红绳,捞过来,在一头缠了个小团吊在宝宝头顶上逗她,效果很好。宝宝的眼睛随着小团左右看。
两个月后我通过调整小团的远近,帮助宝宝练习调节眼睛的焦距,知道物体的远近。
结果:子桐早已能够上下左右,远远近近地随便看了。
玩法二:拔萝卜。(训练目的: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
在宝宝还具有抓握反应的时候,把红绳的一头放到宝宝手里,自己拿着另一头,让宝宝当萝卜,我来拔。一边轻轻使劲,一边唱儿歌《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拔呀拔呀,拔不动,老头子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此时,宝爸可以加入一同拔。
结果:子桐从莫明其妙地盯着我看,到对我笑,到现在参与其中,用手暗暗使劲跟我拔,一点一点地玩起了这个游戏。
玩法三:指挥摇铃。(训练目的:培养宝宝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锻炼抓握能力,活动四肢锻炼身体)
红绳的一头栓着摇铃,挂在宝宝头顶上方,一头放在宝宝的手里或栓在脚上,宝宝一动,摇铃就响。当宝宝发现自己的活动与摇铃的声音有因果关系之后,会非常开心地动个不停。
结果:我能明显看到子桐从无意识地碰响摇铃,到有意识地摇响之间的变化。绳子在哪只手脚上,她的哪只手或脚就动得厉害些。摇铃越响子桐的热情就越高涨,一会就满头大汗了。

ps玩法四(搞笑版):绑在头上。(训练目的:臭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