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简读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2016-12-15 09:34:34)
分类: 简读红楼梦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汉族民间十分流行。

  【谶语】chèn yǔ,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包括诗谶、谜谶、戏谶和语谶。

 

  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

二十一日是宝钗十五岁生日,凤姐向贾琏询问怎样过,贾琏说有林黛玉之例,凤姐说因老太太说起宝钗将近“及笄”之年,要替她过生日,所以建议多增些。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 juān出资)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凤姐打趣贾母,引得贾母发笑。史湘云住了两日要回去,贾母因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史湘云听了,只得住下。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次日便先送过衣服玩物礼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

  

宝钗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并说其中戏文,惹得宝玉称赞不已

贾母在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在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宝玉催叫黛玉来看戏点戏,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 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然后便命黛玉点。

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
  

史湘云直言小旦像黛玉,惹黛玉气恼,宝玉两处调和反落两边受气

晚间散席赏小旦,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直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 晚间,湘云因宝玉对她使眼色而忿忿不平,收拾衣包要走,宝玉解释说黛玉小性,原是为湘云好,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宝玉急的说道:“我倒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万人践踹!”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说着,一径至贾母里间,忿忿的躺着去了。

宝玉没趣,只得又来寻黛玉。刚到门槛前,黛玉便推出来,将门关上。宝玉又不解其意,在窗外只是吞声叫“好妹妹”。黛玉总不理他。宝玉闷闷的垂头自审。后黛玉开门,宝玉进来问恼他的缘故,林黛玉冷笑道:为什么拿戏子取笑我?即使你没有取笑我,那你向云儿使眼色安得什么心?是不是她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她和我玩笑就自轻自贱了?

 

宝玉因感忿而悟禅机

宝玉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辩回答,自己转身回房来。躺在床上,只是瞪瞪的。后袭人说及“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宝玉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谈及此句,不觉泪下。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毕,自虽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写在偈后,词曰: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自己又念一遍,自觉无挂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


黛玉宝钗以禅语破解宝玉迷悟

黛玉来看宝玉动静,袭人把曲子与偈语递与黛玉看。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可笑可叹,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说着,便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快烧了罢。”黛玉笑道:“不该撕,等我问他。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这个痴心邪话。”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钗也说出惠能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为“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热尘埃”作为旁证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

 

制灯迷贾政悲谶( chèn )语

元妃娘娘差人送来灯谜叫大家猜,又叫大家制灯谜送进宫里她猜,于是引出贾母兴趣,也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惟有唯唯而已。余者湘云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今日贾政在席,也自缄口禁言。黛玉本性懒与人共,原不肯多语。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后贾母叫贾政猜自己的灯谜,又叫他猜姐妹们的灯谜:

元妃制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迎春制的灯谜: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探春制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惜春制的灯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宝钗制的灯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以上谜底分别为“爆竹”“算盘”“风筝”“海灯”“更香”。一般研究者认为,此五人谜面都暗伏五人命运)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又见宝钗所作,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后贾母让他离开歇息去了。

贾政离开后,宝玉便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