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沙漏》

(2009-01-04 18:19:03)
标签:

饶雪漫

沙漏

情感

心境

文化

分类: 书屋品茗

生命的沙漏

——品小说《沙漏》中人物的心境描摹和情感刻画



http://a3.att.hudong.com/62/38/01300000273335122529389111520_s.jpg


“沙漏记得,我们遗忘的时光。”

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的心脏重重地跳了一下。或许,我们都已经遗忘了本不该遗忘的一切,我们急切地期盼着快点长大,却没发现我们的青春已悄然逝去,永不回头。耳边响起了《不想长大》轻快的旋律:“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s.h.e的和声纯真宛如天籁,刹那间,我潸然泪下。

有人把饶雪漫称为“文字女巫”,想一想,或许有些道理。饶雪漫喜欢写十七岁,喜欢去描述一个破小孩快要成人时那种如蝴蝶破茧而出般的疼痛,她的文字确乎有一种魔法,容易让人找到共鸣点。她的小说《沙漏》就像一则黑色童话,让人着迷。正如雪漫的编辑方悄悄所评价的那样,“真的只有十七岁才能如此目空一切,妄图用一颗心与全世界抗衡,螳臂当车的愚蠢,让人落泪的勇气。”当然,这个“十七岁”只是象征性的“十七岁”,相对成人的十八岁而言,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在十七岁开始成熟的。

“我们的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我虽然不喜欢郭敬明,但他的这句话似乎还是很有道理的,而饶雪漫的小说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作为七十年代作家的她,文笔已日渐成熟,她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不刻意勾勒情节,只是在淡淡地诉说着各个人物的故事,讲述着主人公各自的幸与不幸,亲切得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却又狠狠地把生活的残酷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心痛之余,不得不承认它的真实。小说的逻辑性不是很强,但她对十七岁少年内心世界的准确把握为她赢得了大量的拥趸。

十七岁,这是我们日渐成熟的一个时期,我们还可以任性,还可以哭泣,还可以打闹,还可以使性子。在这个年龄,我们的心理太过细腻,会为了一个眼神而惴惴不安,会为了一句玩笑而心烦意乱,也会为了一件小事而悲伤感怀,更会为了一句鼓励而踌躇满志。十七岁的孩子都是将要成熟的半成品,远还没有定型,大家都只是在依着自己的想法活着,还分不清善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已经长大的身体却还容纳着一颗没有长大的心。就像作家柳青说的那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十七岁,就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一踏出去,尘埃即将落定。十七岁的孩子有太多的梦要做,所以会痛。现实就是现实,即将成为大人的孩子就要慢慢学会怎样把自己的梦一下子撕裂,再狠狠地告诉自己不要哭,要勇敢去面对。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孩子的梦,也不允许有。做梦太多,就承受不住梦被撕裂的痛苦。这就是破茧之痛。

《沙漏》中女主人公米砂送给另一个主人公莫醒醒的沙漏可说是这部小说的象征物,它巧妙得甚至可以代表十七岁的青春岁月。细微的沙粒既象征着飞速流逝的时光,又象征着十七岁的破茧之痛。饶雪漫在小说中就借莫醒醒之口说:“我们的心,是不是也像这些小小的沙砾一样,只有不断缩紧自己穿越狭窄的缝隙,才能得到皈依,不再孤独?”“沙漏颠倒反覆,人生的阵痛便经历一次又一次。”而且,饶雪漫更借着沙漏这一线索物,展开了自己的故事,将人物的感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慢慢地铺展开来。

感情是一个人逐渐成熟的营养剂,一个人只有拥有丰富的感情,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才能学会去面对现实,才能很好地去把握自己的未来。作为一部青春小说,毫无疑问,饶雪漫对《沙漏》中人物之间的感情是着墨最多的:米砂和莫醒醒之间的友情;米砂对优秀男生路理的单恋;米砂和莫醒醒与各自父亲的亲情;米砂与哥哥米砾复杂的兄妹之情;米砾对坏女孩蒋蓝的爱慕;甚至还包括米砂和莫醒醒各自父母的爱情。通过对人物之间的感情的描写,饶雪漫将每一个人物都打造得丰满逼真,对他们各自的性格、品质、气质和思想进行了深度刻画。于是,故事便并不显山露水地讲述了下去。

友情,这是饶雪漫在小说中刻画最多的感情,这就是《沙漏》与其它青春小说的不同点,其它青春小说总是着重于爱情,乐于刻画男女之间的卿卿我我,而饶雪漫则更看重友情的可贵,因为她眼中的爱情总是有破灭的风险的。小说中两大主人公莫醒醒与米砂的友情是真挚而美好的,而饶雪漫更是通过多主人公叙述深化了对她们的感情的刻画。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写出来的,不同的是,前半部分是用莫醒醒的口吻,而后半部分是用米砂的口吻。这种方法沿袭自饶雪漫的代表作《左耳》,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两个人的眼光去叙述同一件事,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和完整,这种方法在科幻小说《安德系列》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是一种较难掌握的技法。不过,在《沙漏》中,饶雪漫没有用好这种技法,使得米砂这一人物形象略显单薄,后半部分远不如前半部分精彩。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到作者对她们之间友情的刻画,也正因如此,莫醒醒才会更显得生动丰满。小说中,莫醒醒与米砂好到同床共枕,甚至被人污蔑是同性恋,而两人还是不顾风传的谣言和师长的责骂,坚持要在一起;乖女孩莫醒醒会为了米砂的安危跑进鱼龙混杂的街角酒吧,甚至能勇敢地赶走欺负米砂的流氓;米砂更会为患了“间歇性暴食厌食症”的莫醒醒担惊受怕,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这种同甘苦共命运的友情是多么让人向往啊!它给了两个女孩一处可以遮风避雨的宁静港湾,让一颗孤独而受伤的心不再在黑夜中悄悄哭泣。

爱情,这是小说中表现得最为执著的一种感情。我不敢说十七岁的孩子能对爱情有多深的了解,但是,《沙漏》中孩子们的爱情至少是很真挚的,米砂对路理,米砾对蒋蓝,都是那么的痴心,他们即使不懂什么是爱,即使只是喜欢,即使只是为了摆脱孤独,也要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份感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而像蒋蓝这种把爱情当作游戏、当作炫耀的资本、当作个人的私有物的人,实在是让人感到恶心,感到厌恶。小说中最让人伤感的就是莫醒醒父母之间的爱情,莫醒醒一直以来只知道妈妈白然不关心自己和父亲,生活中是个悲观主义者,甚至在她七岁的时候就因为去救一个陌生的孩子而被车撞死,却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后来莫醒醒才知道了真相:原来,白然一直喜欢着另一个男人,但却嫁给了莫醒醒的父亲;莫醒醒的父亲真心地爱着白然,却得不到她的心;白然痛苦地生活着,承受着莫醒醒的父亲对她的爱,但她看到莫醒醒就感到难受,感到对不起她所爱的人;白然救陌生的小孩只是一个契机,她早就想死了,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离开这个让她伤痛的世界。震惊之余,我更为白然对爱情的执著而感动。莫醒醒的父亲为了白然的死悲伤了十年,日日借酒消愁,更是让人怜惜不已。

再说亲情。《沙漏》中的亲情总是很复杂,纠缠不清。有那么一点儿叛逆的孩子莫醒醒最后还是接受了父亲的爱,并学着换位思考,学着理解父亲、疼爱父亲。父亲为了深爱着的白然痛苦了很多年,没有再娶过老婆。但是,孤独的男人更需要爱,需要找到感情的寄托,需要找到一个能远离痛苦的避难所。于是,父亲最后还是爱上了莫醒醒学校的许老师。不过,为了女儿着想,父亲让莫醒醒替自己拿主意,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都交给了莫醒醒。天,这又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父爱?!莫醒醒考虑再三,终于决定不再自私,试着去接受许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和疼爱,让父亲幸福。小打小闹的父女反而更衬托出了亲情的温馨。而米砂和米砾兄妹表面上相互讨厌,看不起对方,心底下又很在乎对方,很关心对方,这其实并不矛盾,反而显得极为真实。这种复杂的兄妹情会使众多读者产生共鸣,可能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兄妹间的打打闹闹,于是,胸中自是一热。

友情,亲情,爱情,这三者在饶雪漫的笔尖纠缠交杂,架构出一个只属于十七岁孩子的世界。饶雪漫轻轻地打开了自己手中的沙漏,任它流出一段既不轰轰烈烈也不平平淡淡的青春岁月,将十七岁孩子内心的歌声唱给每一位热心的听众,把岁月的童话讲述得真挚感人、有滋有味。

小小的99秒沙漏啊,这真是生命的沙漏。饶雪漫真是一个善良的女巫,用文字的魔法为我们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又鼓励我们不要失去信心,坚持自己的本真。《沙漏》就像现实生活的一个投影,告诉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不要迷失方向、迷失航道,让我们含着热泪,怀抱幸福,勇敢地走下去。

 

                                                                        二零零七年下    于五二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