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绥德窑洞的黄馍馍--跟《舌尖》中的黄老汉学做黄馍馍

标签:
美食活动西贝西北菜 |
分类: 其他 |
黄老汉带着黄馍馍,走出陕北小山村,走进大都市,让更多的人可以尝到黄老汉的黄馍馍。
当天也是美食大王牌的线下活动,现场黄老汉一家都到了现场。

黄老汉夫妇教手把手教我们做黄馍馍,因为黄老汉带着很浓重的陕北口音,
所以黄老汉的儿子给我们做翻译。

黄国胜,人人都喊他黄老汉--58岁的绥德汉子,
“绥德第一黄馍馍”的制作者。

黄馍馍,所用原料是以黄土高原上出产的黄米,用石磨磨成黄米面,
以保持谷物的韧性和颗粒感。

这是黄老汉的老伴,现场可以看出老夫妻俩很恩爱,总是有说有笑,
配合默契,尤其是黄老汉看到老伴动作娴熟的做黄馍馍时,黄老汉脸上难掩得意之色。
看完黄老汉夫妇亲手制作黄馍馍的过程,轮到我们自己动手做啦。
先把原料配好,然后加入温水,揉合成光滑的面团。

经过六个小时的发酵,取一小块面团,包入馅料,
我人生中第一个黄馍馍诞生了,看样子还周正吧。
黄老汉做的黄馍馍,黄米面是用石磨磨出来的,这样可以保持谷物的韧性和颗粒感,
黄米面事先炒锅,揉面的力道、发酵时间的长短、
软硬两种黄米面混合的比例掌握,都是黄老汉靠着多年的时间掌握出来的。
成为西贝黄馍馍的代言人之后,走马上任的黄老汉开始对西北面点师进行培训,
手把手传授自己做黄馍馍的独门秘籍。
原料还真不少呢!


我揉的面团
现在,黄馍馍已经成为西贝西北菜餐厅菜单上最受欢迎的菜品,全国45家各门店平均每两秒钟就有一单点黄馍馍,每天准备3万个黄馍馍,还供不应求。往往是中午11点营业,不到下午1点就告售罄。黄老汉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这最好吃的黄馍馍,正在加紧培养更多的徒弟们。黄馍馍终于走出绥德,走向我们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