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中焘的山水画

标签:
杂谈 |
舒士俊
www.findart.com.cn
古人陆机尝有诗云:“倾云结流蔼。”童中焘所画之林壑幽胜,似颇得其意致。如他写沧浪亭一图,尝撷前人句:“素影抱长廊,浮光动虚壁”;其《云起图》则题古诗云:“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妆。霎时迎雨障崔嵬,雨过却寻归路处。”在自然界中,素影浮光的霎时之幻本来极难于捕捉,但童中焘却通过渴润相兼的灵性点染,将惝恍之烟色、造化之幽微,一一驱遣于其笔下。
http://s12/mw690/001IdJbJgy6MVFiC4UXeb&690
http://s15/mw690/001IdJbJgy6MVFudZ5Iee&690
童中焘先生在画集自序中认为,中国画家应是写“心目界之所有”;他还以刘熙载《艺概》中“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之言,来借喻于画。今视童中焘之山水画,气局堂堂,平正、轩豁、明洁,适如端人正士,志节轩昂;而他又擅以微茫烟色佐其崚嶒风骨,故在其山水画中,又有温婉灵秀之魅人气息溢出——此诚为画如其人也!
我与童中焘先生交往虽不多,但明显感到他为艺治学的严谨乃至迂执。在当下的画家中,他是罕见的嗜文者,于画史、画论、诗文素有所好,又喜读各类哲理禅学书籍,曾著有《中国山水画》一书。他的寓所远离闹市尘嚣,平日里唯以读书作画遣怀,深居简出。遇有不速之客造访,若是为利而来,他会断然谢绝;若是来探讨学术,他则兴致勃勃,侃侃而谈。记得在数年之前,我曾将所写的一本研究陆俨少艺术的拙著,寄给童中焘先生。未想他阅后,便力荐我为杭州恒庐讲堂作研究陆俨少的专题讲座。之后我到杭州去看他,彼此切磋谈艺。言谈之间,童中焘先生对前辈名家语多敬仰。每次我与他分手,他总要亲自送至路口,见我登车而去才返回。从这些为人细节,我感受到童中焘先生孜孜于艺事的孤独与他蕴藏心底的深情。记得还有两次,童中焘先生给我写来长信,谈他的艺术见解,这使我突然想起黄宾虹的不少谈艺信札。当今一个画家,若是对艺术没有竭诚的追求,又何屑于在信中谈艺!去年,海门画家张正忠向我表示对童中焘先生人品画艺的仰慕,希望我介绍见面。童中焘先生闻知后即表应允;在见面时,他热忱地给了张正忠不少画画的指点。
http://s12/mw690/001IdJbJgy6MVFJuu5tcb&690
http://s15/mw690/001IdJbJgy6MVFLPTlQ9e&690
http://s16/mw690/001IdJbJgy6MVFOIkNx2f&690.find
art.com.cn
在童中焘先生新出画册之际,谨作此短文为贺。同时,我也期待他的山水画以此为新的起点,去开拓更为奇幻幽深的新境界。
http://s7/mw690/001IdJbJgy6MVFXkJfwa6&690